《刑法研究》共13卷,收錄了陳興良教授從1984年到2020年跨度長達36年間所發(fā)表的全部論文和其他作品,是陳興良教授的刑法研究論文之集大成者。刑法各論以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個罪為研究對象,刑法學者研究的重點是常見多發(fā)且疑難復雜的罪名。本卷為刑法各論Ⅰ,內容包括概述、公共安全犯罪、經(jīng)濟秩序犯罪。陳興良教授對這幾類犯罪的重點疑
侵權公平責任是自1986原《民法通則》以來,我國侵權法上長久不衰的理論熱點和疑難復雜的實踐爭議點,在比較法上也引起了廣泛關注,但長期缺乏系統(tǒng)的理論梳理和論證。本書首次對該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論述和深入研究,在對侵權公平責任的源流、發(fā)展過程和理論基礎進行探討的基礎上,通過對大量實務案例的具體分析,深入研究了各類侵權公平責任的具
本書針對作者從事刑法學研究以來,在各種核心刊物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和有關重要講座中的學術文章,進行全面梳理,分門別類地進行整理,如刑法總論問題,刑法各論問題,整點研究,實務研討,疑難案例分析等內容,全面體現(xiàn)了作者在刑法學研究的豐碩成果,為我國刑法學界提供了刑法學知識供給,引導讀者進行刑法學的研究。
《刑法研究》共13卷,收錄了陳興良教授從1984年到2020年跨度長達36年間所發(fā)表的全部論文和其他作品,是陳興良教授的刑法研究論文之集大成者。刑法總論是關于犯罪論和刑罰論的理論敘述。犯罪概念論和犯罪構成論是犯罪論的基本內容,刑罰論是關于刑罰概念和刑罰制度的理論敘述。本卷為刑法總論Ⅱ,內容包括構成要件、違法性兩個部分,
本書稿是北京大學陳興良教授的論文集《刑法研究》的第六卷,主要內容是陳興良教授所發(fā)表的刑法理論方面的論文,主要涉及刑法教義學、刑法哲學、刑法知識論等三個方面的主題,所選論文時間跨度較大,從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10年代。所選論文所反映的不光是陳興良教授個人在刑法相關專題領域的研究歷史和研究心得,還有我國刑法研究相關領
《刑法研究》共13卷,收錄了陳興良教授從1984年到2020年跨度長達36年期間所發(fā)表的全部論文和其他作品,是陳興良教授的刑法研究論文之集大成者。在研究犯罪和刑罰之前,首先要對刑法本身進行反思,這是刑法緒論的主要功能。本卷為刑法緒論Ⅱ,內容包括刑事法治、刑事政策、刑法立法三個部分,體現(xiàn)了陳興良教授的基本學術觀點。
《刑法研究》共13卷,收錄了陳興良教授從1984年到2020年跨度長達36年間所發(fā)表的全部論文和其他作品,是陳興良教授的刑法研究論文之集大成者。刑法各論以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個罪為研究對象,刑法學者研究的重點是常見多發(fā)且疑難復雜的罪名。本卷為刑法各論Ⅲ,內容包括社會秩序犯罪、貪污賄賂犯罪兩個部分。陳興良教授對該類犯罪的重點疑
本書稿是北京大學陳興良教授的論文集《刑法研究》的第十二卷,主要內容是陳興良教授所發(fā)表的刑法理論方面的論文,主要涉及刑法教義學、刑法哲學、刑法知識論等三個方面的主題,所選論文按照相關專題進行分類和排序,時間跨度較大,從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10年代。本卷涉及刑法各論中三項類罪,分別是侵犯人身犯罪、侵犯財產(chǎn)犯罪以及社會
本書稿是北京大學陳興良教授的論文集《刑法研究》的第八卷,主要內容是陳興良教授所發(fā)表的犯罪論方面的論文,主要涉及違法性、有責性、未完成罪等三個方面的主題,所選論文時間跨度較大,從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10年代。所選論文所反映的不光是陳興良教授個人在刑法相關專題領域的研究歷史和研究心得,還有我國刑法研究相關領域的理論發(fā)
這是一本全面、系統(tǒng)地研究轉售價格維持規(guī)制模式的力作。轉售價格維持歷來是反壟斷法領域的難題之一,我國理論界與實務界對它的規(guī)制模式一直都存在較為嚴重的分歧。本書從轉售價格維持的福利效果、美歐規(guī)制模式的比較以及法經(jīng)濟學對規(guī)制模式的洞悉等維度出發(fā),揭示了合理原則與違法推定規(guī)則這兩種規(guī)制模式的利弊得失,最后回歸到我國的經(jīng)濟與立法
在我國專利法學界和相關司法界,對于“專利共同侵權”或稱“專利間接侵權”的行為,是否可以完全適用民法范疇的侵權行為法加以解決,是否可以通過民事侵權法理論加以解釋,存在司法上的困境和學術上的爭議。本書通過比較美國、德國、日本專利共同侵權制度的法律規(guī)定和司法實踐,結合侵權法理論,分析了專利共同侵權的理論支撐、制度內涵、基本特
《量刑研究》是西南政法大學量刑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集刊,主要采用實證研究、比較研究、文本研究、歷史研究等研究方法。本書為第6輯,重點圍繞重大司法改革下的量刑建議探索,設置了理論前沿、專題研究、改革實踐和研究綜述四大板塊,共收錄9篇文章。
1978年以來,馬克思主義法學告別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立論基礎,對當代中國法治建設中的諸多問題進行了回應。與此同時,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發(fā)展也面臨許多難題和挑戰(zhàn)。如何在新的歷史時期重新闡發(fā)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展現(xiàn)馬克思主義法學的持久生命力,這是中國法學界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馬克思主義法學能夠為當代中國法治建設提
本書作者對商法基礎理論及各商事部門法進行全景式的研究,成果頗豐。書稿對我國商法理論體系中的總論部分所作的全新建構,以期為建立中國商事立法體系提供全面的理論指引。本書共十五章,既吸收了近年來的商法理論研究成果,又立足于中國市場經(jīng)濟制度及實踐需求。在基本知識點之外,基于商法的實踐性特征,作者為體現(xiàn)商法理念的商事法律實踐中典
本書為中國人民大學年度研究報告系列之一。全書圍繞新聞傳媒與法制的關系展開,通過透視年度若干重大熱點傳媒事件,從新聞傳播法的角度評析事件影響與存在的法律問題,并對新聞傳播法制的現(xiàn)狀和未來闡發(fā)完善建議。
《法律碩士聯(lián)考專業(yè)基礎課經(jīng)典案例分析》一書出版后,深受廣大考生喜愛,好評如潮。為回報厚愛,根據(jù)新修訂的法律和司法解釋以及考試大綱的一些新變化,我們特對本書部分內容進行了修訂,增加了近兩年在全國有影響的熱點案例的評析,以使本書更臻完美。本書按照法律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入學全國聯(lián)考考試大綱的精神,根據(jù)刑法分則、民法典和知識產(chǎn)
本書吸收了環(huán)境法學科的**研究成果、教學改革成果和環(huán)境管理與司法實踐新經(jīng)驗,結合中國環(huán)境資源立法新動態(tài),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了環(huán)境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則、基本制度、法律責任、法律救濟等基本內容,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環(huán)境法基本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突出特點為:增加環(huán)境權和環(huán)境司法救濟兩章,將環(huán)境法的知識性與實踐性緊密結合,
案例評析、法律評注是法學文獻的兩個極致。前者是基礎,后者是巔*峰。本書從功能比較法的角度研究兩者“是什么”“怎么寫”,并以我國法為背景,撰寫不同類型的實例及配套寫作說明。本書的緣起,是作者當年初涉民法學寫作時的那一份疑惑與好奇。希望此間的探索,對今日仍有類似疑惑、好奇的法科學子、學人,亦能有所裨益。 這本書未必是賀劍
本書從行政調解的概念、性質、范圍、效力、救濟及完善措施等方面入手,對學界的觀點進行簡要梳理,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行政調解基本理念和基本理論的總體定位,具體分上下編,層層遞進,信息量大,內容豐富,體系完整,結構合理,論述充分,表達清晰,篇幅適中,是系統(tǒng)研究行政調解制度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