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是哲學著作,由王陽明的門人弟子對其語錄和信件進行整理編撰而成。王陽明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理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此書記載了他的語錄和論學書信!皞髁暋币辉~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秱髁曚洝钒送蹶柮鞯闹饕軐W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fā)展的重要資料。上卷經王陽明本人審閱,中卷里的書信出自王陽明親筆,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雖未經本人審閱,但較為具體地解說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記載了王陽明提出的”四句教”。
《人譜》一書是對宋明理學殿軍劉宗周(1578—1654)《人譜》及其后出現的相關著作——《人譜類記》《人譜大全》《人譜詩箴》——的合并整理。 《人譜》一卷,探討了“什么是人”和“如何為人”的問題,強調個人可通過自我反省并且遷善改過達到道德的高標準,成仁成圣,并且為學者提供了入學門徑和進學階次。本書旨在懲治陽明后學流弊,集中展現了劉宗周“慎獨”思想,是宋明理學史上的經典之作。 《人譜類記》二卷,是用具體的事例來分類證明《人譜》,書中多記古人嘉言善行,為學者提供了道德典范。 《人譜大全》三卷,
”515年前,王陽明被貶謫居貴州。在貴州,王陽明“龍場悟道”成為“心學”的起點,傳道貴陽文明書院,始論“知行合一”。近年來,學界對于王陽明的研究和討論,如出版物、研討會、講座、紀錄片,使“王陽明”和“陽明心學”屢屢破圈。圖書內容將從學術角度以及文旅角度進行分類闡述。學術角度,系統(tǒng)并深入解讀王陽明與貴州間的互相影響,以文塑旅,激發(fā)陽明心學愛好者對于貴州山水人文的興趣;文旅角度,以“陽明·問道十二境”為基礎綜合呈現相關貴州點位風貌,以旅彰文,讓喜歡貴州的人了解王陽明其人其事以及他與貴州的深刻關聯!
本書立足史料,時間線貫穿幼年至晚年,從王陽明的生活及各種經歷如游歷、應試、講學、貶謫、剿匪、平逆等方面,清晰描述了王陽明的一生。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明代浙江省紹興府余姚縣(今屬浙江省寧波市)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軍事家、教育家。他創(chuàng)立的陽明心學,是宋明理學心學學派的集大成者,在我國思想發(fā)展史上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陽明先生書信集》是海內外第一本專門的陽明先生書信全集,收錄陽明先生生平各個時期撰寫的各類信札、便簽和書面答問共計345份。其中包括現行各本陽明先生詩文集著錄的陽明書信外,還特別從國內外搜羅到陽明先生書信手跡(拓本)60件、共計80余份書信,其中相當一部分書信內容,為各本陽
曹端著作的刊行,大抵經過由各著作單行進而匯集的過程。此次整理本以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藏、著錄為《曹月川先生遺書》的明刻本為底本,此本收錄了曹端的《太極圖說述解》《西銘述解》《通書述解》《夜行燭》《月川先生錄粹》《理學印證要覽》《家規(guī)輯略》《月川先生年譜纂》,此明刻本乃是將以上明刻諸書匯為一秩而成。此次整理,各書仍保持其各自的原貌,冠以《曹月川先生遺書》之總名,重新編制了目錄。以道光本及《四庫全書》本為參校本,并參考吸收了今人王秉倫校點本《曹端集》的相關成果,是一次精審而高質量的整理工作。
暫無
東林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顧憲成是明代后期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和講學者。他主持興復東林書院,開展講學活動,對明代晚期的思想界和社會有著極大的影響。 作為宋明理學史上的一位重要哲學家,顧憲成對朱熹和王陽明的哲學思想進行了批判性繼承,對整個理學(心學)作出了批判意義的總結,同時極大地推動了明清之際的思想轉向,可以說顧氏是推動宋明理學轉向清代實學的重要代表,其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書對顧憲成的哲學思想進行全面而深細的梳理,通過辨析幾組重要的哲學概念——道統(tǒng)論、先天與后天、性善、本體與工夫等——來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