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15章。第1章為緒論。第2~15章包含以下三個部分:一是基礎部分,包括有機化學的基本原理,有機化合物的類型、結構、性質、基本反應、立體化學等基礎知識;二是天然有機化合物部分,包括油脂、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質、核酸、雜環(huán)化合物和生物堿等的結構、性質及其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三是有機化合物的波譜知識,簡要介紹紫外‐
本書是在西安交通大學使用多年的教材《大學物理》(修訂版)的基礎上修改而成,此教材曾獲得國家教委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下冊包括熱力學基礎、氣體動理論、機械波、波動光學基礎、狹義相對論基礎、量子物理基礎、原子核基本知識簡介、粒子物理簡介、固體物理簡介、超導、激光。為便于教師教學,已出版《大學物理(新版)學習指導》和電子教案。本書
王雅紅、梁紅、韓笑主編的這本《大學物理基礎教程》是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非物理類專業(yè)物理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2010年重新制訂的《非物理類理工學科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及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改革需要編寫而成的。全書力圖在切實加強基礎理論的同時,突出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洞髮W物理基礎教程
《應用型本科高等院!笆濉币(guī)劃教材:分析化學實驗》共五部分:上篇主要介紹了分析化學實驗的基本概念和與分析化學實驗緊密關聯的分析化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試樣制備、數據處理、文獻簡介等;中篇包括化學分析實驗的基本操作(分析天平基本操作、滴定分析基本操作、重量分析基本操作)以及21個化學分析實驗,除天平稱量練習和重量分析
本書按熱力學概念、熱力學基本定律、化學勢及其表達、化學平衡、電化學平衡、相平衡、界面現象、統(tǒng)計熱力學、化學動力學基礎、元反應速率理論、典型反應的動力學和膠體分類,共分為12章。雖然不包含結構化學,但本書力求從分子水平出發(fā),用統(tǒng)計熱力學基本原理詮釋物理化學的概念與規(guī)律。本書突出物理化學中的化學熱力學和化學動力學,并在適當
本書為21世紀高等醫(yī)藥院校分析化學系列教材之一。全書包括分析化學實驗的一般知識、化學分析實驗和儀器分析實驗。其中化學分析實驗共28個,儀器分析實驗共23個。實驗涉及重量分析法、酸堿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電位滴定法、氣相色譜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等。本書可供全國高等醫(yī)藥院校中藥學和藥學類專業(yè)使用,亦
《線性代數》是編者(何斌)充分考慮了經管類專業(yè)對線性代數課程的需求,并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編寫而成的。全書共6章,內容包括行列式、矩陣、線性方程組、矩陣的特征值、二次型和數學實驗。其中,第1~5章為教學基本內容,第6章可根據實際需要選用!毒性代數》可供綜合性大學及師范院校經濟類、管理類各專業(yè)學生學習使用,也可作為理工
本書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應用型本科院校化學類核心課程教材,是在總結應用型本科院校有機化學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成果,根據醫(yī)藥學各專業(yè)教學基本要求編寫而成的。全書共17章,按照以官能團為主線,以各類有機化學的結構為切入點,闡明它們的性質和相互轉變。章末附有知識拓展、小結和主要反應總結和習題。本書力求內容精煉、重點突出;增加
《線性混合效應模型引論》系統(tǒng)闡述了線性混合效應模型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應用,《線性混合效應模型引論》共12章,第1章通過實例引進各種線性混合效應模型.第2章討論矩陣論方面的補充知識和線性模型的相關重要定理.第3章討論線性混合效應模型的固定效應的估計.第4章討論預測問題,第5-9章系統(tǒng)討論混合效應模型的方差分量的基本方法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