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戰(zhàn)后,統(tǒng)一的北方再次陷入到分裂之中。羌人姚萇于384年建立后秦政權,自稱大將軍、大單于、萬年秦王。后其子姚興、孫姚泓相繼繼位。417年,東晉權臣劉裕北伐后秦,姚泓多次戰(zhàn)敗后被迫投降,后秦國遂滅亡。本書以后秦國的興亡過程為基本線索,對后秦國的王室來源、統(tǒng)治集團變遷等內容進行詳細的考證和闡述。同時,對于后秦國的政治制
他是中國歷史上首位由平民登基的草根皇帝,也是我國歷史上首位發(fā)明招降納叛和統(tǒng)一戰(zhàn)線軍事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皇帝。他還是中國首位創(chuàng)作楚聲短歌的皇帝,更是被人稱作流氓無賴的皇帝,他就是漢高祖劉邦,他的成功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他奪取天下有什么技巧?本傳記能解決這些疑問。傳記采取詼諧幽默的語言,以漢高祖劉邦的一生為時間軸,將劉邦從混跡鄉(xiāng)里
燕趙印象:基于《韓國文集叢刊》的考察
本書以人地關系地域系統(tǒng)為理論基礎,將中國置于世界系統(tǒng)以及全球化、全球變化過程之中,詳細分析了中國自然地理系統(tǒng)、中國人文-經濟系統(tǒng)、中國人地關系地域系統(tǒng)的特征及空間規(guī)律,注重理論與應用、傳統(tǒng)與前沿、知識與技能緊密結合,是學習中國地理知識的一把“鑰匙”。
本書為1987-2016年14次對寶豐清涼寺汝官窯窯址考古發(fā)掘的成果展示,包括汝官窯的各類器物、器型,共分為“汝瓷之源”“青瓷典范”“汝窯遺緒”三個部分,以時間為脈絡,詳細梳理了從晚唐五代至宋金時期的代表性瓷器和窯具,圖文并茂,展現(xiàn)了清涼寺汝官窯的獨特魅力。本書以圖引文,以文釋圖,分別從釉色、造型、工藝等角度,展示了汝
以文書御天下是中國古代國家官僚制度中的顯著特征,而不同時期信息溝通與處理機制的差異,也彰顯出各自不同的時代性格和權力運作方式。宋代的文書行政以多元的信息溝通和發(fā)達的文書制度為依托,其所能達到的深度也是遠邁前代。本書梳理了宋代多渠道并存且相互競爭的信息溝通機制,并從御批、省札、批狀等君相日常行政文書和針對決策行為的封駁制
亞歷山大大帝去世時年僅32歲,當時他的帝國疆域從西方的亞得里亞海一直延伸到今天東方的印度。在一個不同尋常的妥協(xié)下,他的兩個繼承人——有智力障礙的同父異母的哥哥腓力三世和他的遺腹子亞歷山大四世共同攝政。但亞歷山大的六位馬其頓將軍,受他們內心對權力欲望的驅使以及亞在歷山大把王國“給最強的人”的傳說的刺激下,開始爭奪霸權。亞
《紅色文化蘊青州》是部記錄地方紅色文化的文獻整理圖書。書中選編、收錄了革命戰(zhàn)爭年代發(fā)生在山東青州的感人故事,特別是收集整理的青州烈士事跡解說詞部分,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是廣大黨員干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參考資料。書中展現(xiàn)出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以及敢于擔當?shù)呢熑我庾R、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精神
丹尼斯·塞諾(1916~2011)是20世紀后半期歐美內亞語言與歷史研究的泰斗級學者,其影響至今不衰,依然是同一領域數(shù)輩學者趕超的對象。本書在塞諾自己推薦的以英文撰寫的內亞史論文中選出20篇予以漢譯,可以稍稍反映他在內亞史領域研究的廣度與深度。書后還附有塞諾自己編訂的論著目錄。
這是一套送給孩子的博物文化課,以各博物館和考古發(fā)掘為背景資料,選取了幾個主題,涉及近千件文物,圖文結合,故事般的文字生動形象,圖片和漫畫插圖精美,引領讀者走進燦爛輝煌的中華五千年文明。本書通過回顧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一方面是列強一次一次地侵略中國,另一方面是中國各階層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