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是材料相關學科的重要必修知識,書中內容包括材料現(xiàn)代測試技術基礎、衍射技術、電子顯微分析技術、熱分析技術、常用物理及化學相關測試分析方法等。全書注重基本原理和實際應用,共分為7章,第1章為X射線衍射分析原理、方法及應用;第2章為掃描電子顯微分析;第3章為透射電子顯微分析;第4章為熱分析技術;第5章為原子力顯微鏡;
本書除緒論外共有18章,內容包括:制圖的基本知識,點、線、面的投影,立體,立體表面相交,組合體,軸測投影,工程形體的表達方法,工程上常見的曲面,標高投影,建筑施工圖和結構施工圖,給排水施工圖,暖通施工圖,水利工程圖,道路和橋梁工程圖。本書采用了現(xiàn)行國家標準,積累了編者多年豐富的教學經驗,選用圖例具有鮮明的專業(yè)特色。本書
《現(xiàn)代工程圖學(第二版)(機械類、近機械類專業(yè)適用)》采用**的國家標準,根據(jù)教育部2010年制定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在2010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現(xiàn)代工程圖學教程》的基礎上修訂編寫而成!冬F(xiàn)代工程圖學(第二版)(機械類、近機械類專業(yè)適用)》共8章,主要內容包括設計和表達、投影基礎、從三維物體
本習題集是錢淑香等主編的《畫法幾何與工程制圖》教材的配套教學用書,其內容編排順序與教材一致,教材第14章、第17章不配習題,共16章,內容包括制圖基本知識,投影的基本知識,點、直線和平面的投影,直線與平面及平面與平面的投影,立體的投影,立體表面相交,組合體視圖、軸測圖,工程形體的表達方法,工程中常用的曲線和曲面,標高投
本書首先簡要介紹了人機工學的詞源、研究領域等概況,之后幾章分別介紹了人體活動及其效率、人體測量與人體尺寸、產品與空間尺度中的人體因素、無障礙環(huán)境設計、環(huán)境的物理因素與人體健康和功效。本書著重于普遍性原理的解釋和設計應用案例的介紹,突出設計實踐應用,適合室內設計、環(huán)境藝術設計、工業(yè)設計、產品設計等各設計領域專業(yè)人員學習,
《工程力學簡明教程》的內容涵蓋了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的主要內容,包括靜力學、材料力學、運動學與動力學。根據(jù)機械類、近機類、工程類各專業(yè)的教學要求,本著以必需、夠用、以實際應用為重的原則,在內容上進行了適當取舍,并簡化理論推導。對基本理論、基本概念的闡述簡潔明了,對工程應用、解題方法的介紹翔實細致。每章后有小結和習題。著重
《工程力學(第三版)》是根據(jù)教育部高等學校力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力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頒布的理工科非力學專業(yè)力學基礎課程基本要求(2008年版)中理論力學課程基本要求(B類)中靜力學的要求和材料力學課程基本要求(B類)編寫而成,《工程力學(第三版)》分兩篇共15章。分別闡述靜力學和材料力學的基礎理論和方法,并以材料力
《材料力學》共分14章,主要包括:軸向拉伸與壓縮、平面圖形的幾何性質、剪切、扭轉、彎曲內力、彎曲應力、彎曲變形、應力狀態(tài)分析和強度理論、組合變形、壓桿穩(wěn)定、能量法、動載荷和交變應力等內容,可滿足本科材料力學60~80學時課程教學的需要。每章都配有一定數(shù)量的典型例題。為了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每章開頭都有本章的學習要求、重
本書主要分為五個部分,*部分主要是高分子化學中*基本的、*常用的、具有較強應用性的聚合反應實驗;第二部分是高分子物理中高聚物的表征及性能分析實驗,主要包括高聚物分子量測定、熔體流動性能、結晶度以及聚合物官能團的鑒定等;第三部分是高分子材料的成型與加工實驗,主要包括注射成型、擠出成型、吹塑成型、人造革涂覆、模壓成型、橡膠
本教材以結構與性能間的關系為主線,系統(tǒng)介紹了各類功能高分子材料與生物醫(yī)用高分子材料的功能或特性原理、分類與制備方法、實際應用與展望等,展示近年來國內外這些領域的研究成果,引導讀者了解特種高分子材料的基本類型和功能原理,尤其是其結構設計思想,啟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 全書共分七章,著重介紹化學功能、分離功能、光功能、電磁功能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