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拾起歲月,人就撿拾起了自己。在時空寬廣而深邃的包容里,讓人把一切富含禪韻的東西,做成一串生動、優(yōu)雅的夢,播種在每個生命的土壤里,使石頭縫里也能開出美麗的山茶花。本書是林侖的首部散文自選集,它向讀者傳達了這樣一個真諦:“古是今,今是古”,生活是實實在在的,不管歲月如何流轉,人生與心靈中美好的東西不能舍棄。文章充滿了哲學的思考,有極強的感染力。
林侖是陜西重大題材簽約作家,被譽為新銳實力派西域作家,所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終南山》曾以手抄本形式受到陳忠實、賈平凹、暢廣元等著名作家的傳閱與贊賞,各界主流媒體強烈推薦。
《把夢種在時光里》是林侖繼《終南山》之后的首部散文自選集,字里行間充滿哲學的思考,讓文字被賦予溫度、質感與情懷。正如作者所說:安撫受傷的心靈,是散文的使命;給每一個生命以美好的向往,讓人的每一個經(jīng)歷都成為甜美的回憶。
林侖,女,西安市人,重大題材簽約作家,被譽為新銳實力西域作家。已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終南山》、《種子的翅膀》、《蘇武牧羊》等四部,出版《西天行》一部;陸續(xù)在《人民政協(xié)報》、《中國文化報》、《當代小說》、《莽原》、《北方文學》、《散文世界》、《散文選刊》、《中國西部文學》、《中外文藝》、《陜西日報》等報刊雜志發(fā)表各類作品1000多篇。
把夢種在時光里
誰都會有這樣的感悟,那就是當人被時間帶進壯年或是中年的門檻時,才會對年輪有一種徹骨的體味。這時候,人就常常慨嘆:真快啊,一眨眼,人就要年過半百了!
此時的人,不再有腳下生風的愜意,也無從談起眼尖手快的利索,一顆游弋的心靈,卻從此有了駐足靜思的安寧。于是,回眸時光曾經(jīng)帶給的人生內(nèi)容,思想不自覺地繁茂起來,且結下了累累果實。這種內(nèi)心的寧靜,是從未有過的,是可以穿透時光的厚墻,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從前。這才覺得,年少時的那種輕狂,是把光陰堆砌成無知的山包,任其盲目地牧放,直到啃傷了年月的樹皮,還一直將白慘慘的傷痕當成兒戲。那時候,人總以為時月只是我們身邊的一只蜜罐,人就是陽光下的蜜蜂。其實,大把大把的日子已經(jīng)金沙一樣從我們的眼前拋灑而過,我們卻常常被自信所迷惑,自以為是地一味追攆著現(xiàn)實中的東西,像猴子打撈水中的月亮。夢想一直落在年月的水中。
人一直被生活奴役著,還時常自傲著,老感到青春氣盛會持久永恒。這時,人絲毫嗅不出日月濃厚的氣味,卻對毫無氣息可言的鈔票嗅覺顯得格外靈敏。人人都在這個時光里,追趕帶肉的骨頭的狗一樣,拼命奔跑直到物質肥腴,身子也橫著發(fā)展起來,被荒蕪的思想已是饑瘦得只剩下一張空皮囊慌慌然,到了鏡前,發(fā)現(xiàn)幾根白發(fā)在密黑的頭上閃爍,那種白,是那么的令人心悸。這才發(fā)覺,日月很突兀地懸在人的上空,隨時隨地都可能將人砸倒。于是,人頹然地跌坐在時空的柴禾堆里,騰起滿臉的迷茫。
這時,人看到的房子、車子,以及房屋內(nèi)所有的時髦陳設,這一切似乎都隨著思想的沉重而變得輕飄起來,再也沒了得到之后的那種難以言喻的愉悅感。幾根白發(fā),已經(jīng)為人踹開了歲月的大門,從門洞里望過去,人不禁唏噓,原來時間才是生命的伴侶,人再怎么算計,總是要被年輪貫穿的。這時,金錢不再是精品了,它只能待在紙的座位上。
人什么時候把鈔票當成了紙,就不再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放不下的欲徒,人便有了些許悟性,漸漸地,輕狂就會從人身上決然離去。不是時間頹廢,而是讓人頓悟。人已經(jīng)能夠觸摸到時光的律動了。這時,人的生命出現(xiàn)了從未有過的凝神。光陰染白了發(fā)絲,這是一種另味的啟迪呢。得感謝時空,他讓人學會了掌控自己。人便成了一個重視創(chuàng)建靈魂家園的真我。
知道感恩時光,人就有心了,會甩掉身上背的所有累贅,輕松自由起來。這時,心如止水,目同犀炬,智慧撲懷而來。
坐在冬日的暖陽下,人會瞇著眼,感謝陽光,恩謝空氣,敬畏之情由然升起,一種境界從內(nèi)心深處裊娜而來。慢慢地,人明白了應該讓心從此回到以前。人不再只是僅僅限于欣賞窈窕少女,更看重半老徐娘的穩(wěn)重了——她有著已愛過,但不再有恨,卻也不至于絕望的魅力。
歲月從來雍容大度,她積淀了數(shù)億萬年的風情,卻從來讓人嗅到的是唯美、風俗、前生、后世生命本質的訴求,在時光里得到了完滿。這一切,就像杏花開了桃花開,一點不情調,很厚實,沒有年輕時那飽滿的媚俗之氣。
此后,生命不敢再潦草,規(guī)整起來了。因為有光陰的貫通,追求的已不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因了信仰和境界的看護,追求變成了內(nèi)在的含量。這時,人因追求而美麗,有了追求,人更加至真;因為追求,人越發(fā)可貴。時間是永恒的,人在永恒面前只是憨厚。時間為人積淀了厚實的智慧,教人學會了一切隨緣。隨緣,這是一種大覺悟的境界。于是,人具有了強烈的宇宙意識和生命本真,使時光穿梭起來有一種“告誡”的滋味。人這時,看到了柴禾、炊煙、雞跳、狗奔這樣情景的嫵媚壯闊,人回到了從前,在柴煙中嗅出了禪性。從此,做事、說話都具備了達人的睿智。
這會兒,人在黑暗里,能感知夜的秘籍;一股風掃來,能把這風讀懂。那綿延的山路,在人的眼里,很氣質,很傳奇,人可以用心和它對話。畢竟,山村的小道,才是讓靈魂流淚的地方。
撿起歲月,人就撿拾了自己。在時空寬泛而深邃的包容里,讓人把一切富含禪韻的東西,做成一串生動、優(yōu)雅的夢,播種在每個生命的土壤里,使石頭也能開出美麗的山茶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