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寫給那些不得不寫作論文的學界人士,目的是幫助讀者把質性或敘述性研究寫出來,并克服這一漫長而痛苦過程中可能遭遇的種種障礙。全書7章,分別針對以下問題:不知道從何處開始下筆;后繼無力寫不下去;資料龐雜不知如何組織連結;不知道怎么精簡潤飾;不知道如何收尾;不知道如何應付學術出版的規(guī)范要求。同時,本書亦穿插介紹如何寫作質性研究的各個階段。例如:理論架構構思、研究設計、實施田野研究工作、資料分析。這是兩種不同聚焦的寫作思路,在實際的論文寫作過程中并無法徹底分割,通常的論文方法指導書籍側重于后者,很少有人能系統(tǒng)化地對前者進行指導,而本書則針對此娓娓道出了許多寶貴經驗。
盡管沃爾科特是一位可靠、親切、慷慨的經驗分享者,而且中國有數以萬計的年輕學子、青年教師在寫論文方面迫切需要這種將心比心、切中要害的指導,但本書確實不適合所有的人。
同時滿足以下條件A、B和C者,無疑能從本書得到*收獲。但僅滿足條件C的人也不要難過,沒有*收獲不等于沒有收獲本書肯定比同價的一杯星巴克更能促進論文的產出,而且說不定在書里,會有特別觸動你、改變你人生的某一頁。
條件A你的研究取徑是質性研究、敘事研究、民族志研究、現象學研究、兩個理論研究、個案研究、詮釋學研究,諸如此類。
條件B你面對大量雜亂的田野筆記和/或原始資料,不知道該如何轉換成有條有理、精簡適當的論文。
條件C你內心深知自己真的只是迫于學術論文發(fā)表與專論出版的重重壓力,才不得不去做研究,不得不去寫論文。你離開了論文模版就不知從何處開始下筆,離開導師和基金申報指導連研究題目都毫無頭緒。
哈利·F.沃爾科特
美國俄勒岡大學教育人類學教授,擁有40多年質性研究實踐和寫作經驗,發(fā)表了大量質性研究的論文與書籍。他曾經擔任質性研究專業(yè)期刊的主編多年,這是學界對他學術品味的認可。他思考嚴謹同時又追求趣味,這一點從他那些多樣化的研究題材非洲土著的飲酒習慣、加拿大少數民族兒童的學校教育等等中不難看出。對于質性研究作品的評判和寫作,沃爾科特擁有獨到的見解。他的重要作品《校長辦公室那個人》已被譯為中文引進出版。
1寫給讀者的行前導言/1
寫作vs.不得不寫作/3
向前看/3
2出發(fā)上路/11
寫作的預備/12
地點(適合寫作的地方) /13
工作用品配備 /13
寫作變成例行公事,寫作啟動儀式 /14
電腦·電子郵件 /16
寫作的優(yōu)先性與安排寫作時間/17
制訂寫作計劃的三大要素 /17
行之有效的寫作計劃的第一要素:宣告你的研究主旨 /18
行之有效的寫作計劃的第二要素:羅列你的目錄 /18
行之有效的寫作計劃的第三要素:確定你的基本故事與聲音/2
讀書的人 vs. 寫書的人 /23
早鳥寫作 /24
自由書寫 /29
鐵血紀律的書寫 /30
從何處開始寫起 /32
若干適合的寫作起點/33
從研究方法開始寫起/33
從敘述開始寫起/36
分析與詮釋/38
關于研究目的與研究限制的提醒/43
研究焦點的困惱/44
資料分類與組織的困惱/46
3持續(xù)寫下去/54
周旋到底/56
文件夾組織法/57
維持寫作動力/59
該注意細節(jié)的地方,第一次就搞定/61
建立論文格式表/63
參考文獻的備忘記錄與更新/64
零散資料的分類備忘記錄與追蹤管理/65
尋求回饋/66
4連結起來/75
文獻探討/78
如何使論文與理論產生連結/80
理論扮演的角色/85
運用研究方法把論文連結起來/89
質性探究的技術/90
如何以圖解方式表達質性研究策略/92
把質性研究方法體系看成一棵樹/93
你的研究方法以及方法論/97
以研究敘事取代研究方法或理論/99
尾聲/99
5緊縮精簡/105
敘述的恰當充足性/107
塞更多東西進去/108
扔更多東西出去/113
重復檢視文章內容與文書格式/117
修稿改寫與文書編輯/119
成為你自己的編輯/120
時間沉靜的伙伴/121
其他文書編輯的方式/121
尋求專業(yè)編輯協(xié)助/124
如何寫出質性研究的結論/127
替代結論的其他結尾寫法/129
6結案收尾/136
書籍與大部分文章的主要組成元素/137
書名/138
前輔文/142
獻辭/142
前言/142
導論/143
序言/144
目錄/145
前輔文:更多的可能內容/146
致謝辭/146
作者簡介/本書簡介/148
摘要或大綱提要/149
導讀/150
關鍵詞/151
執(zhí)行摘要的一種應用做法:海報展示/152
博士學位論文摘要/152
校樣編輯與其他重要的文書事宜/153
標題、小標題、段落/155
腳注與尾注/156
圖表、插圖、表格/158
質性研究中使用統(tǒng)計/158
藝術作品與攝影(包括封面設計)/159
后輔文/160
附錄與補充資料/160
參考文獻與參考書目/162
專有術語表/165
索引/165
書頁校樣與校稿/167
7準備出版/171
學術出版經驗談/172
書面出版的替代途徑/179
審稿過程/180
著作無法出版的時候/182
最后的幾點/185
附:應用指導/188
致謝辭/195
參考文獻及延伸讀物/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