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動畫影片視聽語言》是一本講解動畫影片視聽語言的專業(yè)教材。全書分為四個部分,從概論、視覺語言的表述方式、聽覺語言的表述方式、視聽語言的綜合表述幾個方面對視聽語言的鏡頭、場面調度、軸線、蒙太奇、剪輯、聲音等具體內容進行深入分析。為便于讀者理解,《動畫影片視聽語言》結合實例將抽象的理論形象化,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淺出地將各個概念呈現于讀者面前,是一部引領讀者進入動畫藝術殿堂,理解其藝術表現方式,從而提高鑒賞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的專業(yè)教材。
適用于各大專院校影視動畫相關專業(yè)學生及其他對動畫影片視聽語言有興趣的讀者。
從當前動畫影片發(fā)展情況來看,動畫影片中對視聽語言的運用和依賴超越了以前任何一個時期,視聽語言在動畫影片中的運用也使得當前動畫影片更具有無法阻擋的藝術魅力。具體來說,視聽語言既是一種講故事的方法,使故事更加扣人心弦;也是表達導演情感與思想的有效途徑,使情感表達到極致它使畫面變幻豐富,能夠更加吸引觀眾的眼球;它音畫結合,其綜合性給觀眾帶來強烈的審美體驗。視聽語言既是以音畫結合講述故事的基本語言,又是使影片畫面變換豐富、節(jié)奏張弛有度的表達方式。它是進行動畫創(chuàng)作的理論基礎,國內外各大專院校都將其列為影視動畫專業(yè)必修課。學生只有通過大量動畫影片的研讀方能了解并掌握視聽語言,從而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并有效指導于創(chuàng)作實踐。這也是《動畫影片視聽語言》出版的目的所在。
作者簡介
趙前,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動畫學會會員、中國視協“動畫短片學術獎”評委,中國學院獎評委。1959年出生于廣州市,畢業(yè)于山西大學藝術系。1980-2002年任職于北京科學教育電影制片場動畫部,擔任動畫片導演,1987-1991年赴日本留學,專攻動畫制片,在動畫片創(chuàng)作一線從事主流動畫片創(chuàng)作、制作工作20多年,曾擔任多部電視動畫系列片導演、美術設計、原畫設計等工作。2000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動畫系任教,2002年正式調入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動畫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動畫專業(yè)學科帶頭人。主要作品:電視動畫短片《卡車上的鮮水果》,導演。中央電視臺電視動畫片《奇奇歷險記》,擔當原畫設計。中央電視臺52集電視系列動畫片《小精靈灰豆》,擔當原畫設計。26集電視動畫片《音樂船》,第11集導演、美術設計、第1集、2集、3集、4集、5集的原畫設計。中央電視臺系列電視動畫片《栗子狗》,擔當原畫設計。十集電視動畫片《小貝流浪記》,第四集導演、美術設計。大型影院動畫片《貓咪小貝》執(zhí)行導演。獲獎:獲第十七屆中國電視“金鷹獎”。獲第五屆全國電視節(jié)目“金童獎”。獲1999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政府獎)和優(yōu)秀美術片獎。2000年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提名獎。2000年11月獲二十九屆德黑蘭國際教育發(fā)展電影節(jié)科教故事片“金書獎”?蒲谐晒2001年編譯出版《動畫基礎》一書,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2005年主編21世紀動漫經典系列教材。ü参鍍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秳赢媹鼍霸O計與鏡頭運用》編著、《逐格動畫技法》叢書主編、《動畫藝術概論》叢書主編、《動畫造型與設計藝術》叢書主編、2005年編著《動畫設計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1部分視聽語言概述
第1章概述
1.1影片的結構
根據悉德·菲爾德的理論,一部影片通常由三幕構成,這三幕分別是影片的開端、中段與結尾,它們共同構成影片的整體結構。
1.1.1幕
第1幕,影片的開端通常是在建置(setup)故事,這一部分中要讓觀眾明白故事的前提與情境、明了故事的主人公并設置出能夠暗示故事發(fā)展的戲劇性方向的主人公內心需求及主人公內心需求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從而達到建置故事的效果。
比如動畫片《花木蘭》,第1幕,就設置了匈奴入侵中原,皇帝決定征兵反抗中原這樣一個故事的前提與情境,并且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花木蘭,也通過木蘭去見媒婆與賜福宣布征兵兩個場景設置出花木蘭內心需求——尋找自我的價值與她父親由于殘疾無法應征人伍,暗示了故事發(fā)展的戲劇性方向——木蘭會替父從軍。由此,影片的開端一幕完成了。
第2幕,影片的中段是故事的主體部分,這部分是故事的對抗(confrontation)部分,具體說來就是為第1幕中已經確立的主人公的需求設置現實上的障礙,從而產生戲劇沖突。
動畫片《花木蘭》的第2幕中,木蘭為父親履行義務也為尋找自我而要做1名優(yōu)秀的士兵的內心需求與殘酷的現實——男扮女裝的性別障礙,成為一個優(yōu)秀士兵的艱難訓練,與匈奴殘酷的搏斗,被發(fā)現女性身份時的被懷疑和不信任等障礙的沖突,構成了影片的這個主要段落。
第3幕,影片的結尾。這一幕既是整個故事的結局,也是對主題的完整和升華。
動畫片《花木蘭》中,第3幕通過木蘭在紫禁城上成功打敗單于救出皇帝,最終獲得了大家的認可,達到了自我需求——實現了自我價值,既使故事生動完整,又使主題清晰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