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比較》旨在界定理論本質層面,搞清楚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本質比較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對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層面進行比較研究。通過比較民主社會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經濟觀點和政治觀點等三個方面,揭示民主社會主義的實質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凸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現階段中國改革和發(fā)展過程中的正確性和科學性,得出: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富強中國、幸福人民。
序
趙智奎
近些年來,沈陽同志潛心研究“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比較”這個專題,勤于思考,筆耕不輟,在這個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比較》這本專著,是其研究成果之一。在書稿出版之際,我為沈陽的努力付出有了收獲感到欣喜,對該書的出版表示祝賀。
民主社會主義研究,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一直是我國理論界、學術界的一個熱點話題。民主社會主義理論和道路是否適合中國?怎么對待民主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如何、差別何在?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一般原理,結合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具體實際,走自己的路,成功地開辟出了一條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但是,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究竟舉什么旗?走什么路?選擇什么理論?朝著什么方向前進?每每在歷史的轉折關頭或關鍵時刻,這些問題都會出現在執(zhí)政黨和人民面前。這些都是關系到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相當一個時期以來,質疑和批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呼聲不絕于耳;“只有民主主義才能救中國”的呼聲和主張,逐漸形成一種直接挑戰(zhàn)和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思潮。在中國,這種民主社會主義思潮潮落潮起,至今仍有一定的市場和較大的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yè)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fā)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tǒng)一,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fā)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痹谥泄仓醒氲囊恍┲匾墨I中,也曾多次強調,“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富強中國”;“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這些都是對“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回答。沈陽的這本專著,在本質上回答并論證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什么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不能走民主社會主義道路。因此,該專著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比較》一書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在研究的著力點上,注重從本質上進行思考和研究。兩個事物或者說兩種理論體系的區(qū)別其實是多方面的。如何抓住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方面,并就本質(即根本屬性)方面進行較為深刻的比較,是問題的實質和關鍵。該書的最大價值就是能夠抓住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兩大理論體系的本質,進行比較和理論分析,從而幫助讀者廓清對二者本質差別的認識。
第二,選題角度較新。本書從闡釋題目的核心概念——本質入手,闡述了選擇指導思想、經濟觀點和政治主張作為理論具體區(qū)別層面進行比較的學理原因。然后,對民主社會主義淵源和流變進行梳理、解剖,將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增強堅持、發(fā)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這是一個較新的視角,對于廓清人們對民主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第三,選擇重大問題進行比較。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以比較的方面很多,究竟哪些是本質的方面,哪些是重大問題,是需要仔細篩選的。本書從歷史唯物主義和社會系統(tǒng)論出發(fā),對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指導思想、所有制理論、民主政治三個方面進行比較分析,抓住了問題的根本。
第四,努力彰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徹底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發(fā)展的理論,面對很多現實的挑戰(zhàn)。從與民主社會主義的本質比較中,努力彰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徹底性。同時,強調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發(fā)展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給讀者一些理論上的啟迪。
當然,該書也有某些不足。關于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材料比較多,橫跨兩大理論領域,涉及的理論面廣、知識點多。作者力求對該主題進行較為深入的分析,但深度和廣度仍有一定距離,需要繼續(xù)努力。事實上,二者之間的本質比較,不僅要從理論上闡明,還需要一些歷史和現實的案例來支撐,本書在這方面還需要加強。盡管如此,本書仍不失為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專著。
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二者作為社會思潮所顯露的對壘和較量,遠沒有停止和結束,二者之間的博弈還在繼續(xù),這也正是本書出版的意義所在。民主社會主義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挑戰(zhàn)和影響,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通過本書,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民主社會主義理論和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前車之覆,后車之鑒,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是適合中國發(fā)展的唯一正確之路。
導 論/001
一 選題原因/001
二 理論界的研究狀況/009
三 主要內容和觀點/026
第一章 兩種理論本質比較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032
第一節(jié) 兩種理論本質層面的選擇/033
一 本質的含義/034
二 本質與現象/036
三 理論本質層面/139
第二節(jié) 兩種理論本質比較的世界觀基礎/044
一 歷史唯物主義社會歷史觀是進行兩種理論本質層面選擇的世界觀基礎/045
二 歷史唯物主義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規(guī)律也是進行兩種理論本質層面選擇
的世界觀基礎/047
第三節(jié) 兩種理論本質比較的方法論基礎/051
一 社會系統(tǒng)論/051
二 社會系統(tǒng)論視域下的理論本質層面/054
第二章 民主社會主義理論的演變/057
第一節(jié) 民主社會主義起源于社會民主主義思想/058
一 社會民主主義的思想來源是改良主義思潮/058
二 社會民主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的關系/071
第二節(jié) 《法蘭克福聲明》與民主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079
一 社會黨國際第一次代表大會/079
二 《法蘭克福聲明》的基本內容/080
第三節(jié) 社會黨國際時期的民主社會主義/087
一 民主社會主義的社會黨國際時期/088
二 民主社會主義實質上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093
第四節(jié) 民主社會主義的瑞典模式/095
一 瑞典模式/095
二 瑞典模式的階段性特征/097
三 瑞典模式的啟示/100
第三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106
第一節(ji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chuàng)始于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實踐/106
一 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107
二 鄧小平創(chuàng)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116
第二節(ji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發(fā)展和豐富/130
一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發(fā)展/130
二 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137
第三節(ji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147
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過程和最新成果/148
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本質特征/150
第四章 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比較/157
第一節(jié) 民主社會主義奉行多元化的指導思想/158
一 民主社會主義多元化指導思想的成分/158
二 民主社會主義從本質上否定馬克思主義/167
第二節(ji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一元化的指導思想/173
一 結合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發(fā)展的實際發(fā)展馬克思主義/174
二 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為指導/177
第三節(jié) 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導思想的比較/183
一 民主社會主義指導思想的哲學基礎是歷史唯心主義/183
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導思想的哲學基礎是歷史唯物主義/185
第五章 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觀點比較/192
第一節(jié) 民主社會主義的混合經濟主張/193
一 民主社會主義混合經濟的主要內容/193
二 民主社會主義混合經濟的實質及成因/197
第二節(ji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200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形成過程/200
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分析/206
第三節(jié) 經濟基礎對社會性質具有決定作用/211
一 經濟基礎對社會性質的決定作用/211
二 私有制為基礎決定了民主社會主義實質上是資本主義/213
三 公有制為主體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質上是社會主義/215
第六章 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觀點比較/218
第一節(jié) 民主社會主義的民主制和多黨制/219
一 民主制和多黨制的主要內容/219
二 資產階級民主制和多黨制實質上是資本主義政治制度/226
第二節(ji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
和政治協商制度/228
一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228
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適合中國國情/236
第三節(jié) 政治制度決定所維護的階級利益/239
一 議會民主和多黨制決定了民主社會主義維護的是資產階級利益/239
二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qū)域
自治制度充分保證了人民當家做主/241
結束語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富強中國/244
參考文獻/250
后 記/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