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20世紀以來中國具影響力的知識分子和學術大師之一,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他的文章開一代風氣之先,影響至今。
《胡適讀書與做人/大師讀書與做人》精心編選了胡適在當時即引起很大反響的散文隨筆之精要,彰顯其治學、為人、處世的大師風范,以還原一個真實的胡適。
大半個世紀里,胡適一直備受爭議,但這并不妨礙他作為一個偉大的學者、文化學家、思想家的歷史地位。閱讀《胡適讀書與做人/大師讀書與做人》,我們可以近距離地觸摸胡適的思想精華。
胡適(1891-1962),原名嗣穈,學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徽州績溪人莊村人,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曾擔任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胡適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jù)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主要著有《胡適文存》《胡適文存二集》《胡適文存三集》《胡適文存四集》《胡適自傳》《胡適日記》《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嘗試集》《戴東原的哲學》《白話文學史》《胡適文選》《胡適論學近著》《四十自述》《藏暉室札記》《齊白石年譜》《先秦名學史》等。
第一部分 讀書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1918年)
論短篇小說(1918年)
什么是文學?——答錢玄同(1920年)
《吳虞文錄》序(1921年)
研究國故的方法(1921年)
跋《紅樓夢考證》(1922年)
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1923年)
讀書(1925年)
《官場現(xiàn)形記》序(1927年)
中國公學十八年級畢業(yè)贈言(1929年)
為什么讀書?(1930年)
九年的家鄉(xiāng)教育(節(jié)選)(1930年)
我的信仰(節(jié)選)(1931年)
中國文學過去與來路(1931年)
中國歷史的一個看法(1932年)
讀書的習慣重于方法(1935年)
治學方法: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1952年)
大學的生活(節(jié)選)(1958年)
找書的快樂(節(jié)選)(1959年)
第二部分
歸國雜感(1918年)
貞操問題(1918年)
不朽——我的宗教(1919年)
少年中國之精神(1919年)
新生活——為《新生活》雜志第一期作的(1919年)
差不多先生傳(1919年)
“我的兒子”(1919年)
非個人主義的新生活(1920年)
我們對于學生的希望(1920年)
寄吳又陵先生書(1920年)
學生與社會(1922年)
我對于運動會的感想(1922年)
哲學與人生(1923年)
愛國運動與求學(1925年)
一個問題(1926年)
人生有何意義?(1928、1929年)
名教(1928年)
做人與讀書——致胡祖望(1929年)
漫游的感想——麻將(1930年)
科學的人生觀(1930年)
贈言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yè)紀念(1931年)
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yè)生(1932年)
信心與反省(1934年)
再論信心與反�。�1934年)
三論信心與反省(1934年)
寫在孔子誕辰紀念之后(1934年)
中學生的修養(yǎng)與擇業(yè)(節(jié)選)(1952年)
工程師的人生觀(1952年)
大宇宙中談博愛(1956年)
容忍與自由(1959年)
一個防身藥方的三味藥(19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