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朋友圈里年入百萬的斜杠青年,還是得到、喜馬拉雅上的大師專家,無一不在刺激著在積極上進的年輕靈魂。有沒有一種科學高效的,符合每個人思維規(guī)律的學習方法,可以讓自己瞬間提升職場競爭力和商業(yè)生存力,以此走上財務自由、精神獨立的人生*。
在《認知天性:讓學習輕而易舉的心理學規(guī)律》這本書中,你將掌握學習領域的終極規(guī)律:
為什么說天性懶惰孕育了認知規(guī)律和心智模型 / 只需 1 次自測,一周后回憶率從 28% 躍遷為 39% / 知識是平面的,復合型知識是立體的 / 哪些
良性干擾能提升學習效果 / 別在無法克服的學習困難上浪費時間 / 如何打造適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 掌握幾個適合自己的記憶技巧事半功倍……本書案例豐富,論點權威,是一本不容錯過的認知科普讀物。
總的來說,《認知天性》這本書,可以看作是認知科學目前在如何更有效地學習
這個課題上取得的所有成果總結(jié)。讀者能從中獲取的,不僅是切實有效的學習方法,而且會對人腦的工作機制有更深的了解。
[美]彼得·布朗(Peter
C. Brown),作家,擅長科普寫作,文字練達嚴謹。
[美]亨利·勒迪格三世(Henry
L. Roediger III),華盛頓大學路易斯分校心理系教授,曾任美國心理科學學會主席。人類學習和記憶領域?qū)<。因在錯誤記憶心理方面的工作而聲名鵲起。
[美]馬克·麥克丹尼爾(Mark
A. McDaniel),華盛頓大學路易斯分校心理學教授,整合認知學習教育中心主任。他有兩個主要研究興趣:前瞻記憶和教育,其研究的一個重要主題是研究導致記憶和學習失敗的因素和過程。在這項工作的大部分時間里,他將理論和研究擴展到了與教育相關的范式。
1
學習是挑戰(zhàn)天性的必修課
我們往往無法準確判斷自己什么時候?qū)W得好,什么時候?qū)W得不好。如果感覺學起來又慢又難,似乎毫無進展,我們就會轉(zhuǎn)而關注那些看似更有成效的辦法,但沒意識到這些方法往往并不會帶來持久的效果。
天性懶惰孕育了認知規(guī)律和心智模型 /004
科學照妖鏡下的學習方法 /009
知識多不等于學習力強 /019
考試是最有效的學習策略之一 /021
小
結(jié) /023
2
學習的本質(zhì):知識鏈和記憶結(jié)
孩子用繩子把蔓越莓穿起來做項鏈,掛到樹上后卻發(fā)現(xiàn)蔓越莓從繩子的另一端掉下來了。不打結(jié),就做不出繩串。檢索給記憶這條繩子打了結(jié)。重復檢索能讓記憶更清透,而且它把記憶這條繩子又纏了一圈,使其變得更牢靠。
知識最終將變成條件反射 /029
自我檢測:給知識鏈打上記憶結(jié) /030
只需1次自測,一周后回憶率
從28%躍遷為39% /033
如何成為一名主動學習者 /035
為何學習越輕松,效果越不好 /041
小
結(jié) /046
3
后刻意練習時代的到來
人們頑固地相信,自己把心思放在一件事上,拼命重復就能學得更好。但是,科學家們把習得技能階段的這種成績稱為暫時的優(yōu)勢,并把它同潛在的習慣優(yōu)勢區(qū)分開來。
頻繁的集中練習只會產(chǎn)生短期記憶 /050
間隔練習使知識存儲得更牢固 /052
穿插練習有助于長期記憶 /053
多樣化練習促進知識的活學活用 /055
善用練習組合,帶來成長性思維 /057
知識是平面的,復合型知識是立體的 /060
關于練習的幾條普適性原則 /064
小
結(jié) /068
4
知識的滾雪球效應
學習總是建立在已知基礎之上的。我們是通過與已知建立聯(lián)系這種方式來解讀事件和記憶事件的。長期記憶的容量基本上是無限的。你知道的越多,就越有可能為新知識建立聯(lián)系。
學習的三個關鍵步驟 /079
欲求新知,先忘舊事 /083
越容易想起,越不容易記住 /086
學習中必須要做哪些努力 /089
這些良性干擾能提升學習效果 /094
化解因失敗帶來的焦慮感 /097
創(chuàng)造性源于不設限的學習 /101
別在無法克服的困難上浪費時間 /106
小
結(jié) /108
5
打造適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效率的本質(zhì)取決于我們領悟周圍世界的能力,以及衡量自己表現(xiàn)的能力。我們總是在判斷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以及是否有能力處理一項任務或解決一個問題。當你在某些領域成為專業(yè)人士后,你的心智模型就會發(fā)展得更為復雜,而組成心智模型的步驟也會淡化成記憶背景。
沒頭腦的機制1和愛自省的機制2 /115
學習時避免錯覺和記憶扭曲 /119
打造適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128
你無法從不擅長的事情里學到知識 /131
實踐和測驗才能暴露學習漏洞 /135
6
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
開闊眼界,別局限在自己喜歡的那套學習風格中,要運用你的資源,發(fā)揮你的全部智力,把你想掌握的知識或技能練得滾瓜爛熟。說出你想要知道、做到、成就的事情,然后列出需要的能力、需要學習的東西,以及從哪里可以找到這些知識和技能,再放手去做。
主動學習能制造掌控感 /143
你是分析型、創(chuàng)新型還是實踐型思維? /158
學不好的領域暴露了你的能力結(jié)構 /162
用搭積木的方法構建知識 /164
有人喜歡看說明書,有人喜歡動手試錯 /166
小
結(jié) /170
7
終身學習者基本的基本
我們之所以努力,是因為努力本身能拓展我們的能力。你所做的事情決定了你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決定了你有能力做什么。你做的事情越多,你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只要保證秉持一種成長心態(tài),你就可以接受這個道理,終身受益。
雙胞胎的認知能力也會天差地別 /178
性格、求知欲和家庭條件對學習的影響 /184
腦力訓練可以提升學習自信 /187
想要終身成長,請像專家一樣思考 /190
學習執(zhí)行力比學習技巧更重要 /194
掌握幾個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 /196
小
結(jié) /211
8
寫給大家的學習策略
不管你想要做什么,或成為什么樣的人,只有掌握了學習的能力,你才能參與競爭,才不會落伍出局。我們覺得,如果列出從實證研究中得出的主要觀點,并輔以案例進行講解,讀者就可以得出自己的結(jié)論,找到應用這些結(jié)論的最佳方法,所以我們在最后一章將它們一一列舉。
給學生的學習策略 /215
給職場人士的學習策略 /231
給教師的學習策略 /239
給培訓者的學習策略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