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研究:享受科學生活》結(jié)合作者自身的學術積累與實際體驗,秉承作者上一部著作《學會學習:享受留學生活》倡導的宗旨,記錄了兒子從一個青年學子成長為一位青年科學家的心路歷程,從而構成了《學會學習:享受留學生活》的續(xù)集。如果說,《學會學習:享受留學生活》主要討論如何讀好國外大學,則《學會研究:享受科學生活》主要討論如何讀好美國博士,前者重點是學習,后者重點是研究,兩本書共同構成海外留學的經(jīng)驗與體會。
兒子在2010年8月赴美攻讀博士學位到2017年8月通過博士課題結(jié)題報告,整整7年。在這期間,我一如既往秉承寫作《學會學習:享受留學生活》時確立的宗旨,繼續(xù)關注兒子海外的留學生活,理解兒子艱難的成長過程,同時開始認真研究美國科學教育體制,充分了解美國科學研究的運作機制,希望能像一位稱職的老師那樣,引導兒子的身心與學業(yè)的健康發(fā)展,起到提醒、監(jiān)督和批評的作用。在向《傅雷家書》致敬的基礎上,我陸續(xù)寫作了約50篇家書,記錄了兒子從一個青年學子成長為一位職業(yè)科學家的心路歷程,從而構成了《學會學習:享受留學生活》的續(xù)集,就是本書《學會研究:享受科學生活》。
說實在的,我一直處于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誠惶誠恐、擔驚受怕的狀態(tài):雖讀過碩士,但沒有讀過博士;雖多次出過國,但沒有在國外大學學習過;雖然是工科出身,但幾乎不了解現(xiàn)代生物科學。這就需要誠懇虛心地從頭學起,全面、深入地了解、理解美國的生活習慣與生活方式、美國大學的教學體制與運行機制、現(xiàn)代生物科學的研究范式與創(chuàng)新機理,否則,很難與兒子有一個可以平等對話,并對其激勵引導的機會與基礎。
當然,沒有留學經(jīng)歷,沒有讀博經(jīng)歷,我們也不必仰視我們的孩子,我們有我們的優(yōu)勢。我是恢復高考后的□□屆本科生,后來又在□□□□□(以下簡稱“中科院”)院士、南京工學院院長和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院長的門下攻讀碩士學位,在科技政策領域從事過三十年的科學研究,有過在中國農(nóng)村、工廠、科研所、高等學校的多重磨煉,有在教育學、管理學、經(jīng)濟學、哲學等學科教學與指導研究生的豐富經(jīng)驗,還是可以對兒子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價值、有意義的引導、提醒、鼓勵與指點。同時,還可以將從前輩學者那里學來的精粹,有選擇地傳授給我可愛的兒子。因此,本書主要討論在美國□□研究型大學如何順利攻讀博士學位,具體可分為如何安全地生活在美國社會(生活篇)、如何在□□研究型大學完成嚴格的科學訓練(學習篇)、如何在世界著名實驗室從事高質(zhì)量的學術研究(研究篇)三部分。此外,有側(cè)重地選擇兒子就讀或工作過的兩所大學的學長,特別是從中國赴美攻讀博士學位的留學生,介紹他們在生活、學習、研究三方面的經(jīng)歷與經(jīng)驗,給兒子作為學習與借鑒的榜樣(榜樣篇)。全書的四篇緊緊圍繞“學會研究”這一主線,著力展現(xiàn)“享受科學生活”的主旨。
序言
生活篇
無垠的地平線
留學美國,安全□□
為了“樂業(yè)”,需要“安居”
赴美簽證記
驚喜陣陣——邁向成熟之路
謝謝你,我的兒子!
返美簽證記
“扎根派”“科學精英”“精神貴族”
燈光,在隧道的盡頭
在新的轉(zhuǎn)折點上
耐心的等待
學習篇
找對人與事
科學創(chuàng)新的智慧之光
博士培養(yǎng)的基本構架
選誰做導師?
是否可以來東南大學做一場學術報告?
貫通、悟性與善辯
關于大學期間獲得獎勵表述的討論
小鼠研究的麥加圣地
PhD姓博還是姓哲?
做好博士論文的總結(jié)
研究篇
如何度過“心靈探索的灰暗期”?
打好論文開題這場“熱身賽”
撰寫科研札記:積累博士論文素材
導師組的功能與結(jié)構
羅德島上戈登會
學術不端的灰色地帶(gray zone)
移師哈佛醫(yī)學院
年度檢查:顯示進展與尋求指點
拉大參加學術會議的附加價值
青年科學家,且研且自重!
在□□科學交流的平臺上
在濃郁的學術氛圍中
美國□□大學理科博士究竟可以達到什么樣的水平?
生命科學領域的□□期刊
向《自然》發(fā)起沖擊
論文上了《自然》“正刊”的“長文”
關于博士后實驗室選擇的討論
榜樣篇
實驗室人生
好奇心驅(qū)動
科學神仙眷侶
科學□□□□
醫(yī)學遺傳學之父
中國神經(jīng)科學的營養(yǎng)因子
從來沒認真去想什么時候會得諾貝爾獎
探索腦的奧秘
發(fā)現(xiàn)□□個去甲基化酶
拿下“□□城”
獨立青年科學家的楷模
細胞凋亡研究領域的開拓者
高淳漆橋走出的神經(jīng)科學家
有華裔背景的麥克阿瑟獎得主
獎勵:以國家的名義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