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關系是在其中一方擁有權(quán)力作出影響另一方狀況的自由裁量決定,以及基于適當?shù)氖跈?quán)解釋,授權(quán)允許被授予者管理他人事務的關系。衡平法用“忠誠”來指示一些精密的和不同的東西,敲打出詞語的內(nèi)容充實感,努力概括信義關系精細和復雜的一面。盡管信義義務的實質(zhì)內(nèi)容在法律領域內(nèi)以及在一個領域內(nèi)不同的案例中廣泛變化,但信義義務的正式特征在所有的信義關系中依然保持不變。信義關系所體現(xiàn)的觀念與合同類關系的標準結(jié)構(gòu)完全不同,受托人之信義義務的基礎和內(nèi)容至少部分地反映了信托制度所獨有的特殊難題。為探尋信義關系的作用機理,我們需要從比較和多學科視角探究信義法的思想文化史,從私法和公法層面分別解讀信托的具體運作。
作者簡介
安德魯·S·戈爾德,美國布魯克林法學院教授、商業(yè)法律與規(guī)制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私法理論、信義法和公司法,曾在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擔任訪問教授。
保羅·B·米勒,美國圣母大學法學院教授、國際與研究生項目副院長,主要研究衡平法、信義法、信托法和公司法,曾在墨爾本大學、北京大學和特拉維夫大學擔任訪問教授。
譯者簡介
林少偉,男,廣東廣州人。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法學碩士,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法學碩士,英國愛丁堡大學法學博士,特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現(xiàn)為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副教授、商法教研室副主任;曾赴英國劍橋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香港大學、華沙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問、學習和交流;已在International Insolvency Review(SSCI)、《中外法學》、《法學》等英文、中文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40余篇;主持國家*、省部級和校級等各類項目15項;出版專(譯)著7部;
趙吟,女,浙江杭州人,法學博士。現(xiàn)為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副教授、中國證券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商業(yè)法研究會理事;曾赴英國牛津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訪問交流;已在《中國社會科學》、《現(xiàn)代法學》等核心期刊上發(fā)表論文20余篇;承擔國家*、省部級、校級項目12項;出版專著《公司法律形態(tài)的理論探索與制度設計》。
目錄
導 論
第一部分 信 義 關 系
第一章 身份在債法中的作用
——公眾行業(yè),默示條款和信義義務經(jīng)驗
第二章 信義義務的歸責和界域
——理解同意的運作過程
第三章 信義關系
第四章 財富管理:作為私法制度的金融受信人法
第二部分 信 義 義 務
第五章 作為康德式美德的受信人忠義
第六章 我們有義務無私嗎?
第七章 忠義是一項美德嗎?即使是,它真的能幫助解釋信義責任嗎?
第八章 論信義法之忠義
第三部分 經(jīng)濟理論:建設性和批判性的觀點
第九章 信義法的經(jīng)濟理論
第十章 事前分享和事后分享
——信義關系的非合同基礎
第十一章 信義關系中的知識
第十二章 淡化信義義務
第十三章 信義法緣何屬于衡平法?
第四部分 私法背景下的信義原則
第十四章 美德與功利
——大陸法系和普通法系司法法域區(qū)內(nèi)的信義法
第十五章 選區(qū)董事與公司信義義務
第十六章 代理的受信特征和指令的解釋
第十七章 論信托和變體
——緩和過度的所有權(quán)
第五部分 公法背景之下的信義法
第十八章 受信人權(quán)威和服務觀念
第十九章 公共信義關系映射研究
第二十章 文明的神圣信托
——國際法的信義基礎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