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緊密結合星地激光通信鏈路研究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和重點、難點問題,較為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星地激光通信鏈路基本原理及關鍵技術。 全書共8章,分別為:概述,地球大氣基本描述及星地激光通信鏈路關鍵技術分解,激光傳輸大氣衰減效應,激光傳輸大氣湍流效應,緩解大氣效應的星地激光通信鏈路解決方案,激光傳輸大氣偏折效應及衛(wèi)星軌道,光束捕獲、對準、跟蹤系統(tǒng)原理與技術,星地鏈路信息傳輸、接收、探測及處理。 本書可作為空間光通信(特別是星地激光通信)、激光雷達、激光制導、光電對抗等領域科研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也可作為相關專業(yè)的研究生教材。
第1章 概述
1.1 開展星地激光通信技術研究的重要意義
1.2 激光通信的特點
1.3 外研究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
第2章 地球大氣基本描述及星地激光通信鏈路關鍵技術分解
2.1 地球大氣的基本描述
2.2 大氣模式
2.3 常用大氣輻射傳輸計算模型介紹
2.4 星地激光通信鏈路工作原理及關鍵技術
2.5 星地激光通信鏈路方程
第3章 激光傳輸大氣衰減效應
3.1 大氣吸收
3.2 大氣散射
3.3 多徑效應
第4章 激光傳輸大氣湍流效應
4.1 湍流的形成
4.2 大氣中的折射率
4.3 湍流功率譜模型
4.4 表征激光大氣傳輸特性的定標參數(shù)
4.5 光強起伏
4.6 源像抖動
4.7 光束漂移
4.8 光束擴展
第5章 緩解大氣效應的星地激光通信鏈路解決方案
5.1 鏈路波長選擇方案
5.2 星地激光通信鏈路信號光束寬度優(yōu)化設計
5.3 通信鏈路的通信時段選擇方案
5.4 地面站選址方案
5.5 多地面站、多星組網(wǎng)的網(wǎng)絡配置
5.6 大孔徑接收結合多孔徑發(fā)射方案
5.7 自適應光學技術方案
第6章 激光傳輸大氣偏折效應及衛(wèi)星軌道
6.1 大氣偏折效應
6.2 衛(wèi)星軌道
第7章 光束捕獲、對準、跟蹤系統(tǒng)原理與技術
7.1 APF系統(tǒng)基本工作原理及組成
7.2 復合軸控制結構跟蹤系統(tǒng)關鍵模型
7.3 APT跟蹤伺服系統(tǒng)設計
7.4 APT關鍵器件及工作原理
7.5 振動分析
7.6 機械軸系晃動影響跟蹤精度的分析
7.7 星地激光通信鏈路光斑位置算法
第8章 星地鏈路信息傳輸、接收、探測及處理
8.1 星地激光通信鏈路傳輸光場
8.2 光電探測模型及直接探測接收
8.3 星地激光通信鏈路中的均衡技術
8.4 調(diào)制與編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