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隨著中韓兩國的交流逐漸加深,國內開設韓國語本科專業(yè)的大學日益增多,韓國語專業(yè)的教學研究也在不斷地深入發(fā)展。隨著越來越多的優(yōu)秀生源選擇了韓國語專業(yè),傳統(tǒng)意義上的韓國語聽、說、讀、寫等基礎語言教學內容已經不能滿足韓國語專業(yè)學生對韓國語知識的需求,因此,國內眾多高校韓國語專業(yè)的高年級課程設置呈現了精細化的發(fā)展趨勢。近些年來,由于國內的韓國語本科專業(yè)并未開設與韓國語史相關的課程,部分在國內繼續(xù)讀研和赴韓國繼續(xù)學習韓國語學的本科畢業(yè)生因韓國語史方面的知識匱乏,在研究生學習階段遇到了種種困難,因此,自2016年起,\"韓國語史入門\"這一課程作為一門高年級的專業(yè)選修課,被加入了北京外國語大學韓國語專業(yè)的本科培養(yǎng)方案。然而,國內韓國語史方面的教材仍然處于空白狀態(tài),雖然存在一些韓國原版教材,但其對象是韓國的國語國文專業(yè)的韓國學生,而對于中國學生而言,不僅難度過大,而且教材中的很多內容并不符合國內的實際教學情況;谶@些原因,編者編寫了這本專門針對中國的韓國語專業(yè)學生的韓國語史入門教材。本教材得到了北京外國語大學\"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雙一流’建設資助出版項目\"、\"新經典\"高等院校非通用語種專業(yè)系列教材出版項目和北京外國語大學本科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的支持。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以韓國語專業(yè)學生為對象,教材結構設計合理,教材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由于國內韓國語專業(yè)學生沒有學習韓國語史的基礎,所以本教材以后期中世紀韓國語的學習為基礎,將教材整體敘述的順序進行了調整。即先介紹韓字創(chuàng)制之后的后期中世紀韓國語階段的基本知識,然后介紹近代韓國語至現代韓國語的變化過程,最后再介紹難度最大,需用后期中世紀韓國語知識反溯的韓字創(chuàng)制之前的韓國語各階段的歷史。
第二,介紹韓國語各階段變化過程,解釋語言現象本質。本教材沒有單純地敘述各歷史階段的韓國語的特征,而是將各歷史階段的韓國語與現代韓國語相關聯,解釋現代韓國語的各種不規(guī)則語言現象產生的歷史緣由,加強韓國語專業(yè)學生對現代韓國語的理解。
第三,將語言學的各種理論融入韓國語史知識點的介紹中,幫助學生從語言學理論的角度理解韓國語史的各知識點。并將豐富的韓國語史資料與抽象的語言學理論相結合,加深學生對語言學理論的理解。
第四,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晦澀難懂的語言學理論,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教材內容,理解韓國語的專業(yè)術語。
第五,使用漢語編寫,為廣大語言學研究學者提供科研資料。國內的漢語史、日語史等相關領域的論著中,常會提及與韓國語史相關的內容,但是參考資料中錯誤的情況很多。同時,國內漢語、日語、歷史語言學等專業(yè)的師生對韓國語史也十分感興趣,卻無法閱讀韓文資料,考慮到這些問題,本教材使用漢語編寫,希望能助力科研。本教材屬于知識類教材,與聽力、會話、閱讀、寫作等技能類教材相比,難度較大,術語較多,涉及的領域較廣。而與學術專著相比,本教材并不是提出各種學說、觀點,通過各種資料去論證,而是全面地、客觀地介紹整個知識體系,對各種觀點進行篩選、過濾后,系統(tǒng)地、分階段地介紹韓國語史。編者不僅參考了韓國權威的韓國語史教材,也參考了韓國語史專著和韓國語史相關的學術論文,綜合韓國語史學界各種觀點,進行梳理后,結合韓國語專業(yè)學生的特點,編寫了本教材。
感謝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務處對本教材編寫與出版的大力支持,感謝外研社的孫艷杰主任、王媛編輯在本教材校對和出版過程中的辛勤付出。受編寫時間和水平所限,書中難免會有疏漏和不足之處,還望各位專家、學者和學習者不吝賜正。
魏國峰,男,1987年11月出生,2015年2月博士畢業(yè)于韓國西江大學國語國文系韓語語言學專業(yè),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朝鮮語(韓國語)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韓國語音韻學、韓國語史。其2011年碩士畢業(yè)論文《韓國語/h/的通時音韻論》被評為西江大學國語國文系優(yōu)秀碩士畢業(yè)論文。他在博士期間成為了第一個獨立在韓語語言學高等級學刊《國語學》(韓國)上發(fā)表學術論文的中國人。2016年6月,他的博士論文獲得了韓語語言學界高等級獎項\"一石國語學學位論文獎\"。2017年11月,他的著書《古代韓國語音韻體系研究》被選為韓國國語學會叢書第74輯,在韓國太學社出版社出版。截止到目前,他在韓國《國語學》、《口訣研究》等學刊上共發(fā)表了高水平論文9篇,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一項,北京外國語大學校內項目多項。同時,他目前還擔任了韓國社會語言學學會國際理事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