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元曲是鼎立于中國文學史上的三座高峰。元曲并非一種單一的體裁,它包括雜劇和散曲兩部分。雜劇為戲劇,散曲則是一種詩體,是一種無故事情節(jié)的唱詞,其體制和唐宋詞的小令大致相似。作為與唐詩、宋詞并列的詩體,元曲就是指的散曲。散曲起源于金,元之間流行的“俗謠俚曲”,文人在汲取傳統(tǒng)詩詞的滋養(yǎng)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加工和提高,使其在形式上較詩詞更為自由靈活。更能酣暢地抒情表意,更具豐富的表現(xiàn)力,成為一種新興詩體。
伯顏
喜春來
張弘范
喜春來
元好問
驟雨打新荷
王惲
小桃紅
倪瓚
人月圓
折桂令(擬張鳴善)
憑欄人(贈吳國良)
虞集
折掛令(席上偶談蜀漢事)
因賦短牲體)
張鳴善
水仙子(譏時)
孟肪
天凈沙
關漢卿
沉醉東風
碧玉蕭
大德歌
四塊玉(閑適二首)
四塊玉(別情)
白 樸
慶東原
駐馬聽(舞)
寄生草(飲)
沉醉東風(漁夫)
醉中天(佳人臉上黑痣)
一半兒(題隋)
水仙子(和盧疏齋西湖)
馬致遠
撥不斷
撥不斷
撥不斷
落梅風(遠浦歸帆)
落梅風
落梅風
落梅風
落梅風
落梅風
小桃紅(春)
金字經
金字經
折桂令(嘆世)
撥不斷
撥不斷
慶東原(嘆世)
清江引(野興二首)
清江引
清江引
四塊玉
四塊玉(天臺路)
四塊玉(馬嵬坡)
四塊玉(洞庭湖)
四塊玉(I臨邛市)
四塊玉(嘆世三首)
天凈沙(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