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我們習慣上會將其歸結為不用心不努力太懶,甚至是太笨。傳統(tǒng)的應對策略就是補課、刷題。但現實中,很多孩子從小學就開始補課,一直補到高中,為什么學習成績始終沒有進步?經過二十多年的研究,我發(fā)現,究其根本,孩子的學習問題是由其學習系統(tǒng)的漏洞造成的(詳見章)。如同我們吃五谷雜糧,身體有時會生病一樣;孩子們學習各科知識、各類技能,他們的學習系統(tǒng)也可能像生病一樣出現問題,終表現為成績不佳。
如果孩子身體生病,家長們會讓孩子趕緊休息,帶孩子去醫(yī)院,請專業(yè)醫(yī)師看診,并遵循醫(yī)囑吃藥、打針、手術。待身體恢復之后,才會讓孩子去學習或是完成其他任務,不會讓孩子帶著身體上的疾病去做事。但是,當孩子學習系統(tǒng)生病時,著急的家長卻常常要求孩子上更多的課、刷更多的題,讓孩子帶病超負荷學習。這既對孩子不公平,也沒有實際效果。
孩子學習有問題,需要優(yōu)先幫助他們治療學習系統(tǒng)上的疾病,擁有健康的學習系統(tǒng),成績才會優(yōu)秀。
學習系統(tǒng)理論緣起說到學習,我好像這一輩子都在做和它相關的事情。早年時,我努力鉆研如何讓自己學好各門功課、考出優(yōu)異成績,那時我的感悟主要集中在學習學習治療手記II方法上。
1985年我上高一,擔任班級化學課代表,偶然的一些鍛煉機會讓我思路大開;瘜W老師李純鋼是一位剛剛參加工作的師大畢業(yè)生,我們倆相處得非常好,他經常給我一些意想不到的任務。
有一次,李老師對我說:少衛(wèi),過幾天化學月考。我忙不過來,你能不能幫我出張考試卷子?我先是不假思索地答應了,后來才發(fā)現出題并不像自己想象得那么簡單,我翻遍當時能找到的所有資料,好不容易才拼湊出這輩子張自己命題的考卷。然后,從刻蠟版、印刷到發(fā)卷,直至后的判卷、謄寫分數,都是我的工作。令我意外的是,李老師對我的工作非常滿意,很快他又給我安排了幾次類似的任務,甚至還讓我去別的班級代他講過兩次課。
這些經歷對我來說意義非凡,我突然發(fā)現,自己的學習視角和以前不同了。不自覺地超越了純粹解題的學生角度,我習慣了從教師和出題者的角度去思考為什么給這個條件?要考什么原理或公式?把這些體驗變成一種學習方法,我稱之為出題法。再遇到錯題,不僅滿足于會做,我要求自己能夠在此基礎上給自己出一道更難的題目。有時,為了出一道難題,我會像拼拆積木一樣,把已知條件變成未知條件,把可以求得的具體數值變成可以消掉無需求得的,等等。
憑借奇特的出題法,我的學習狀態(tài)變得與眾不同,各科成績也一路高歌猛進。1988年,我如愿考入了清華大學自動化系。
1990年,我開始真正深入地研究學習。當時我在讀本科,正在學習計算機、人工智能相關課程,并利用業(yè)余時間從事中、高考家教輔導,賺點生活費。
那時的大學生家教經常要進行全科輔導,因此,一方面我在各個學科積累了大量教學經驗;另一方面,我不知不覺地開始運用計算機、人工智能的原理和方法來分析某些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奇葩問題,這讓我對學習產生前言 .III了諸多新的見解,比如:人工智能的本質是把專家思維研究清楚,用計算機來實現;那么,針對那些學得不太好的學生是否也可以參考人工智能的設計思路,在他們的頭腦中訓練并實現專家思維呢?在本書章中,我提到了一位比不清楚的孩子,他經常把甲比乙快這類的減法算式前后搞混,用傳統(tǒng)的眼光看,似乎是因為馬虎的原因。受到機器學習模型的啟發(fā),我深入思考他搞混的內在機制,發(fā)現并解決了他的邏輯問題,這讓他的數學成績從常年的十幾分、二十分提升至及格線。這一案例讓我次意識到,表面看到的馬虎問題,背后可能隱含了學生邏輯能力和程序意識的不足。 由于我的學習方法獨特、教學知行合一,經我輔導過的學生,各科成績突飛猛進,很快我成為了家長們口中的金牌家教。同時,有機會解決學生的各類奇特學習問題,讓我感到非常興奮,越難解決的問題越讓我癡迷。面臨研究生專業(yè)選擇時,相比去研究機器如何學習,我更愿意去研究人如何學習。
于是,我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心理研究所,師從著名心理學家俞國良教授,專注于學習困難的研究。在這之后的學習研究中,我把本科階段所學的人工智能和研究生階段所研究的學習困難這兩個領域聯系在一起,發(fā)展出了學習系統(tǒng)模型和學習治療理論。
2005年,我研究的學習系統(tǒng)相關理論首次成型。初以《學法兵書》網課的形式呈現,在北京四中網校開始講授。該課程全面講述了學習的目的、學習的感受、學習的角度、學習的效率、學習的方法、學習的運籌等內容,從學習的系統(tǒng)論(學習動力、學習能力、學習適應力)角度來整體分析學生遇到的學習問題,幫助他們更好地定位自身學習能力的不足之處,快速提升考試成績。
此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在學法之上開始進一步思考,尋找更為規(guī)律、更加簡潔的學習之道,并于2010年開始在北京交大附中、八一學校、理工附中等學校開設《學道課》,幫助學生從大腦的內存、數據庫、學習操作系統(tǒng)、學習治療手記學科應用程序等方面,分析自身不同程度的學習問題;同時,引導學生從收集、分析、決策、執(zhí)行等角度有效升級自身學習的核心能力系統(tǒng),真正實現跨學科學習,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的學習水平。此時,我的學習治療理論不僅能夠幫助學困生有效解決學習問題,而且對于優(yōu)秀學生的能力提升同樣有著顯著的效果。
20152017年,在擔任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素質教育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執(zhí)行主任期間,我繼續(xù)發(fā)展學習治療理論研究,提出了包括識別驅動、語義解析、邏輯加工、價值決策和程序定制五大模塊的學習系統(tǒng)模型。我又帶領專業(yè)教研團隊,對清華大學106名學生的學習系統(tǒng)進行深入研究,提取出他們的共性特征,后形成了積極學習系統(tǒng)模型。期間,我應邀在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技術、娛樂、設計)北京論壇做了主題為人工智能思維在學習中的應用的演講,受到了國內外教育界同仁的廣泛關注和認同。
在構建學習系統(tǒng)模型、開展學習治療實踐的過程中,看到一個又一個學生經過專業(yè)的學習系統(tǒng)建構和學習治療,從厭學變?yōu)閻蹖W,從學困生變?yōu)檎W生,從優(yōu)等生升級為清北生,我更加堅定學習治療理論的正確性,也更加堅定我的教育主張在科技迅猛發(fā)展的今天,我們要用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理工科思維方式和科學實踐方法來改進發(fā)展相對滯后的教育。
20182021年,我相繼擔任清華大學幸福科技實驗室(H Lab)副主任和清華大學心理學系學習科學實驗室執(zhí)行主任,繼續(xù)貫徹自己的教育主張,堅持以AI思維促進人腦智能開發(fā)的思想,運用AI思維進行課程設計、教學及作業(yè)改革;同時,積極將學習科學技術運用到中小學學科教學工作中,研發(fā)能夠及時反饋學生各類學習問題的輸入輸出工具和學習評價系統(tǒng),其中,學習智能艙、學習智能筆等有關應用技術在國內外都是非常領先的。同時,我與騰訊教育合作開發(fā)了學習科學師訓平臺(微信小程序),有力地推動了面向全國中小學教師和家長的學習治療師培訓完美落地實施。
圖為學習智能艙(左)與學習科學師訓平臺小程序(右)本 書 大 綱本書是我二十多年來從事學習研究,完成近3萬小時學習治療個案的經驗總結。在接下來的章節(jié)里我將詳細介紹學習治療理論的由來、理論的核心內容,并通過36篇具體案例講解如何對存在學習問題的學生開展學習治療、如何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學習治療師等內容。本書選取的學生案例涵蓋中小學各類常見學習問題,既可以為學校教師、課外輔導機構老師等教育從業(yè)者提供教學參考,也可以為各位家長朋友提供家庭教育指南。
章介紹了學習治療理論的由來及其核心內容。學習治療理論的形成學習治療手記始于我對馬虎現象的深入研究,在這期間我接觸了上百個馬虎粗心的個案,同時也深受心理學、腦科學、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等領域前沿研究成果的啟發(fā)。理論框架形成后,我又以此對清華大學學生進行了深入調研,一方面驗證理論的科學性;另一方面總結理想學習系統(tǒng)模型,為教學實踐、個案咨詢提供參考依據。
從第二章起,我將帶領各位讀者朋友一起,逐一回顧這36篇案例節(jié)選,以此介紹和展現如何應用學習治療理論,幫助孩子解決具體的學習問題。例如,除了馬虎,孩子寫作業(yè)拖沓的現象在過往的個案咨詢中也尤為典型。孩子的寫作業(yè)拖延有哪些成因,又該怎樣進行學習治療和干預?我在第二章的四篇精選案例中進行了詳細地闡述與解答。
第三章至第五章集中列舉了家長容易出現的典型教育問題。其中第三、第四章主要針對父母;而第五章則主要針對隔代家長。重點指出家庭教育中,家長應當如何管理自身情緒,避免哪些教育誤區(qū),以及如何正確、科學地引導孩子的早期學習。
第六章至第八章則記錄了孩子在具體的學科學習中,存在哪些多元而典型的問題表現及其治療方法,其中涵蓋了學習方法不當、學習內驅力不足、偏科、學習努力但進步緩慢等問題。
第九章介紹了兩個我經手的特別案例。這是兩位罹患阿斯伯格癥的男孩,有著不盡相同的癥狀表現:前者主要與學校里的同學和老師存在交往障礙;后者除了人際關系問題,還存在行為模式刻板化、運動笨拙、語言障礙等問題。
這章主要講述如何對他們進行分析診斷,并和家長一同引導孩子走出困境。
后,在結尾的第十章中,奉上幾篇初三到高三學齡段的典型案例:當學習治療師走入孩子的靈魂深處,孩子的價值決策會產生怎樣的變化?他們又將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希望本書能為有志于學習治療事業(yè)的同仁提供一些可資借鑒的資料。
特別聲明:經與《學習治療手記》相關案主和監(jiān)護人充分溝通,出于對個案隱私的保護,在本書中隱去了案主的相關身份及特征信息。書中的所有姓名或昵稱,均非真實姓名。如有重名,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