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海南省樂東縣耕地資源的歷史和現狀,基于3150余個點位的調查和養(yǎng)分分析結果,對樂東縣耕地地力、耕地質量、耕地土壤環(huán)境質量及中低產田的地力和改良措施等方面進行了細致分析,揭示了樂東縣耕地資源的本質和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改良利用措施。為各級農業(yè)科技工作者、各級農業(yè)決策者制定農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調整農業(yè)產業(yè)結構,加快綠色、無公害、有機農產品基地建設步伐,保證糧食生產安全,科學施肥,退耕還林還草,為節(jié)水農業(yè)、生態(tài)農業(yè)及農業(yè)現代化、信息化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
本書對土壤肥料科技工作者及市、縣、鄉(xiāng)(鎮(zhèn))從事農業(yè)技術推廣與農業(yè)生產管理人員具有很好的參考和使用價值。
周運陸,樂東黎族自治縣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長期從事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推廣服務工作。扎根少數民族地區(qū)37年,先后主持和承擔涉農工程規(guī)劃、設計及實施推廣等項目40余項。發(fā)表論文3篇,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件。近五年來,組織參與編寫《樂東農產品區(qū)域公共品牌標準》《樂東農產品區(qū)域公共品牌標準生產技術規(guī)程》等技術資料14種,涉及蜜瓜、百香果、火龍果、龍眼、毛豆、芒果、金菠蘿等7個農產品。曾獲全國農牧漁業(yè)豐收獎農業(yè)技術推廣貢獻獎(一等獎)、全國水利規(guī)劃計劃先進個人、海南省五一勞動獎章、海南省領軍人才、海南省植保工作先進個人、海南省農作物病蟲害統(tǒng)防統(tǒng)治先進工作者、樂東縣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第一章 自然與農業(yè)生產概況 001
第一節(jié) 自然與農村經濟概況 002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qū)劃 002
二、土地資源概況 002
三、自然氣候與水文地質條件 003
四、農村經濟概況 009
第二節(jié) 農業(yè)生產概況 011
一、農業(yè)發(fā)展歷史 011
二、農業(yè)發(fā)展現狀 012
第三節(jié) 耕地利用與保養(yǎng) 025
一、改造與利用相結合 025
二、統(tǒng)一規(guī)劃,用養(yǎng)結合 025
三、多種經營,全面發(fā)展 026
四、施肥與耕地養(yǎng)分演變 026
五、耕地保養(yǎng)管理回顧 027
第二章 耕地地力調查與質量評價 028
第一節(jié) 準備工作 028
一、組織準備 028
二、物質準備 029
三、技術準備 030
四、資料準備 031
第二節(jié) 室內預研究 031
一、確定采樣點位 031
二、確定采樣方法 032
三、確定調查內容 034
四、確定分析項目和方法 035
五、確定評價方法 035
六、確定技術路線 036
第三節(jié) 野外調查采樣及質量控制 037
一、調查方法 037
二、調查項目 038
三、調查方法與內容質量控制 040
第四節(jié) 樣品分析及質量控制 040
一、分析項目及方法 040
二、分析質量控制 041
第五節(jié) 耕地地力評價依據、方法及評價標準體系的建立 045
一、評價依據 045
二、評價方法及流程 047
三、評價標準體系的建立 051
第六節(jié) 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建立及應用 054
一、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tǒng)(CLRMIS)的總體設計 054
二、資料收集與整理 056
三、屬性數據庫的設計與錄入 057
四、空間數據庫的設計與錄入 062
五、數據的連接 066
六、耕地地力評價 067
第七節(jié) 劃分中低產田類型 068
一、坡地梯改型 068
二、瘠薄培肥型 068
三、漬澇潛育型 069
四、干旱灌溉型(含培肥型) 069
第三章 耕地土壤、立地條件與農田基礎設施 070
第一節(jié) 耕地立地條件 070
一、地形地貌 070
二、成土母質 070
三、潛水埋深 071
四、坡度、坡向 071
第二節(jié) 土壤類型及分布規(guī)律 071
一、土壤分類原則、依據 071
二、土壤類型及面積 072
三、各類土壤概況 076
四、土壤分布規(guī)律 079
第三節(jié) 農田基礎設施狀況 079
第四章 耕地土壤屬性 081
第一節(jié) 有機質及大量元素 081
一、有機質含量 082
二、全氮含量 084
三、有效磷含量 087
四、速效鉀含量 089
五、土壤養(yǎng)分含量變化 091
第二節(jié) 中量元素 092
一、有效鈣含量 092
二、有效鎂含量 094
第三節(jié) 微量元素 096
一、有效硫含量 096
二、有效鋅含量 097
第四節(jié) 其他屬性 099
一、土體構型 099
二、土壤質地 100
三、耕層厚度 100
四、土壤酸堿度 101
五、障礙層次 101
第五節(jié) 耕地土壤屬性綜述 101
一、有機質 101
二、全氮 102
三、堿解氮 102
四、有效磷 102
五、全鉀 103
六、速效鉀 103
七、有效鈣 103
八、有效鎂 103
九、有效硫 104
十、有效鋅 104
第五章 耕地地力評價 105
第一節(jié) 耕地地力等級劃分 105
一、耕地地力評價概括 105
二、耕地地力綜合指數分級方案 109
三、耕地地力等級劃分結果 109
第二節(jié) 耕地地力等級描述 117
一、一級地 117
二、二級地 118
三、三級地 119
四、四級地 120
五、五級地 121
第三節(jié) 評價結果與全國耕地地力等級體系 121
一、全國耕地地力等級體系 121
二、評價結果歸入全國耕地地力等級體系 122
第六章 耕地地力調查與質量評價的應用研究 124
第一節(jié) 種植業(yè)結構調整 124
一、種植業(yè)結構概況 124
二、種植業(yè)的生產現狀 125
三、種植業(yè)存在的問題 126
四、種植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和目標 126
五、種植業(yè)結構調整的原則 127
六、種植業(yè)結構調整的對策及建議 128
第二節(jié) 耕地質量評價與平衡施肥 134
一、概況 134
二、調查方法 135
三、分析結果和質量評價 135
四、目前施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37
五、對策 138
第三節(jié) 耕地有效硫含量及分布特征 139
一、概況 139
二、調查方法 140
三、結果與分析 140
四、建議 144
第四節(jié) 耕地資源利用的對策與建議 145
一、耕地資源利用的改良狀況 145
二、耕地土壤的改良情況 146
三、耕地改良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147
四、耕地改良利用建議 148
參考文獻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