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哥德爾、埃舍爾、巴赫:集異璧之大成》面世以來,侯世達在許多作品中一再強調他的哲學:人類偉大創(chuàng)造性的核心機制在于類比。類比即流動性概念間的轉換,這些概念從一個復雜的多層架構中涌現(xiàn)出來,該架構中交織著諸多“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影響。作為侯世達與“流動性類比研究小組”多年實踐工作的集大成之作,本書對一系列旨在模擬創(chuàng)造與類比的計算模型進行了清晰的解讀,既延續(xù)了侯世達早期作品的核心主旨與創(chuàng)作風格,又進一步揭示了人類思維的古怪與精妙之處,充斥著對人類創(chuàng)造性本質的深刻洞見。
致謝 部分內容來源說明
前言 本書的時間、地點、人物和緣由
第1章 序列溯源
前言2 心智對象的無意識雜耍
第2章 Jumbo的架構
前言3 算術游戲與非確定性
第3章 Numbo:關于認知與認識的一項研究
前言4 根深蒂固的Eliza效應及其潛在危害
第4章 高層知覺、表征和類比:人工智能方法論批判
前言5 概念光暈與可滑動性
第5章 Copycat:關于心智流動性與類比的模型
前言6 兩種關于類比的早期人工智能研究方法
第6章 看待Copycat的不同視角:與新近研究的比較
前言7 提取舊類比,創(chuàng)造新類比
第7章 未來的元類比模型導論
前言8 咖啡館里的類比
第8章 Tabletop、BattleOp、Ob-Platte、Potelbat、Belpatto、Platobet
前言9 棘手的難題——對人工智能與認知科學研究的評價
第9章 基于知覺的類比模型Tabletop及其“人格”的涌現(xiàn)
前言10 令人陶醉的字母世界及其風格
第10章 Letter Spirit的美感和創(chuàng)造性活動:在羅馬字母表這一內涵豐富的微領域中
結語 關于計算機、創(chuàng)造力、榮譽歸屬、 大腦機制和圖靈測試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