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我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與加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研究(編號:71841016)提供資助。全書共分十二章,涵蓋我國參與全球價值鏈位置和地位、全球價值鏈與碳排放、全球價值鏈與收入不平等、全球價值鏈與產業(yè)競爭力、數字全球價值鏈測度構建與特征、全球數字服務網絡布局及我國地位、中國數字服務貿易影響機制、數字服務出口風險、挑戰(zhàn)及對策建議、貿易與綠色發(fā)展、全球價值鏈與生態(tài)鏈的耦合系統等內容。本書積極探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思想,以十四五規(guī)劃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戰(zhàn)略目標為指向,以價值鏈攀升數字賦能綠色發(fā)展為研究主線,尋求價值鏈攀升、綠色生態(tài)發(fā)展、數字技術提升的協同共進思路,服務于高質量發(fā)展階段的貿易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
呂延方,東北財經大學數量經濟學博士。現為華僑大學統計學院、數量經濟研究院教授, 桐江學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為面板計量經濟學理論及應用。曾在《經濟學》(季刊)、《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中國工業(yè)經濟》《財貿經濟》《經濟管理》、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國內外核心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近30篇,已出版學術專著2部,主持和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和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省部級、校級項目20余項,主要成果獲鄧子基財經學術論文獎、(商務部頒發(fā))全國商務發(fā)展研究成果獎、遼寧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大連市(政府)社會科學進步獎等獎項30余項。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jié) 選題背景和意義
第二節(jié) 國內外研究動態(tài)分析
第三節(jié) 結構安排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國參與全球價值鏈的位置和地位
第一節(jié) 全球價值鏈分工理論
第二節(jié) 中國制造業(yè)價值鏈攀升的觀點總結
第三節(jié) 中國產業(yè)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參與程度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三章 全球價值鏈與碳排放
第一節(jié) 理論框架
第二節(jié) 實證設計
第三節(jié) 檢驗結果分析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四章 全球價值鏈與收入不平等
第一節(jié) 理論框架
第二節(jié) 實證設計
第三節(jié) 計量檢驗與實證分析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五章 全球價值鏈與產業(yè)競爭力
第一節(jié) 全球價值鏈影響產業(yè)競爭力的理論框架
第二節(jié) GVC參與度與產業(yè)競爭力模型設計
第三節(jié) 全球價值鏈影響產業(yè)競爭力的經驗檢驗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六章 數字全球價值鏈測度構建及特征
第一節(jié) 數字服務貿易測度框架
第二節(jié) 中國在數字全球價值鏈中的綜合特征
第三節(jié) 中國與主要經濟體在DVC上的聯系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七章 全球數字服務網絡布局及中國的地位
第一節(jié) 一個拓撲分析框架
第二節(jié) 全球數字價值鏈的拓撲結構
第三節(jié) 全球數字服務貿易網絡影響機制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八章 中國數字服務貿易影響機制
第一節(jié) 模型設定及數據說明
第二節(jié) 實證檢驗結果及分析
第三節(jié) 小結
第九章 數字服務出口風險、挑戰(zhàn)及對策建議
第一節(jié) 中國數字服務出口面臨的問題
第二節(jié) 中國數字服務出口面臨的外部風險和挑戰(zhàn)
第三節(jié) 中國數字服務出口對策建議
第十章 貿易與綠色發(fā)展
第一節(jié) 貿易環(huán)境效應的一般均衡理論框架
第二節(jié) 貿易綠色發(fā)展的省際經驗證明
第三節(jié) 貿易隱含碳測度模型及面板平滑轉移模型構建
第四節(jié) 貿易綠色發(fā)展的行業(yè)經驗證明
第五節(jié) 小結
第十一章 全球價值鏈與生態(tài)鏈的耦合系統
第一節(jié) 生態(tài)約束下中國碳排放變動趨勢及驅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