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藝術理論類書籍。本書全面地考察、梳理民國時期的美術字體設計藝術, 對書籍裝幀、書刊封面、報紙刊頭、宣傳標語、店鋪招牌、商品廣告等傳播媒介、信息載體, 以及種種相關文化活動、社會背景等內容進行研究。全書通過挖掘民國時期美術字的演進歷程, 并結合當時時代背景和社會特征, 通過具體、翔實的實例和事件所確認的各種線索, 探究民國時期美術字設計的歷史與發(fā)展邏輯, 同時確認在不同時期表現(xiàn)出的趨同與差異, 并通過比較、歸納美術字本身的藝術規(guī)律, 探討設計文化的理論判斷及其應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趙欣悅,男,先后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設計藝術學博士,F(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郭沫若紀念館副研究館員。出版有《北方民俗文化研究——北方社會風俗》《空間精神遺產》等著作。
第一章 美術字
1.1 美術化
1.2 美術字
1.3 美術字研究
第二章 美術字與美術化
2.1 美術字與書法藝術美術化差異
2.2 美術字造型類型
第三章 美術字形態(tài)與造型
3.1 構成元素
3.2 間架結構
第四章 美術字造型根源
4.1 筆畫
4.2 造型結構
4.3 民間趣味——漢字的傳統(tǒng)“圖式”
第五章 西方設計思潮對美術字設計的影響
5.1 漢字印刷體與西文、日文印刷體
5.2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設計思潮
第六章 民國美術字應用與設計
6.1 廣告、商標與包裝
6.2 書籍、刊物與報紙
第七章 美術字設計先驅
7.1 民國時期美術字設計者
7.2 文學家參與美術字設計
7.3 美術家
7.4 商業(yè)美術家
7.5 書籍裝幀設計師
第八章 民國美術字造型分析
8.1 漢字傳統(tǒng)造型與美術字
8.2 受西文字體影響的美術字
8.3 圖案化的美術字
8.4 民國時期美術字造型的演變趨勢
第九章 民國美術字與視覺心理學
9.1 圖像與背景
9.2 相近律、相似律、閉合律
第十章 民國美術字形態(tài)之美
10.1 圖案化之美
10.2 外形幾何之美
10.3 結構組合之美
10.4 細微之美
第十一章 民國美術字的歷史定位及美學彰顯
11.1 書法與美術字
11.2 任情適意的筆畫裝飾
11.3 拙直不工的間架結構
結語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