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尤其是文學書的封面是如何被設計出來的?設計師基于怎樣的理解為文本做出視覺呈現(xiàn)?封面如何在藝術表達和商品包裝之間取得平衡?
本書通過許多出類拔萃的封面設計及其背后的故事、各種暢銷書的封面展示、對封面發(fā)展歷史的概述以及數(shù)十位文學家和設計名家的見解,審視了封面這一文學邊緣的藝術。
★愛書人不可錯過的收藏級畫冊
包含500余個文學史上的著名封面,16開精裝大開本,宛若精美的藝術畫冊,包含千金難求的古董書、眾多名著的珍貴初版封面以及開創(chuàng)先河、引起爭議的封面。
★揭秘圖書設計過程,聽行業(yè)巨頭細說設計心得
從常用工藝、設計流程 ,到靈感來源、如何和甲方斗智斗勇,全方位揭秘圖書封面設計。那些開創(chuàng)了時代的設計師受到了誰的影響,《洛麗塔》的封面怎樣解讀,《發(fā)條橙》的封面如何誕生……海量史料 對作家和設計師的采訪,揭秘鮮為人知的封面故事。
★梳理圖書封面發(fā)展歷程
從19世紀初單純的圖書包裝紙,到20世紀各種藝術風格的封面,再到數(shù)字時代呈現(xiàn)為縮略圖的封面,本書用時間軸和豐富的圖片、史料直觀呈現(xiàn)了圖書封面的發(fā)展歷史,以及設計師在數(shù)字化時代對封面設計藝術的憂慮和思考。
★世界著名書籍裝幀設計師與哈佛大學學者強強聯(lián)合,多角度解讀封面的意義
封面是文本與外界間的橋梁,是對潛在讀者的邀請,偉大的封面設計師往往能用圖像思考,將文本轉化為多樣的視覺表達,封面又反過來塑造了讀者對文本的期待。本書用豐富的案例呈現(xiàn)了設計與文學的共生關系,充分討論了封面作為一種特殊的圖像媒介的價值。
書的封面是其文本的外部形象,是讀者對文本極為重要的第一印象,但它也有附屬性,可以被輕易取代。同一文本可以使用多種不同封面,而不失去其本身的特性。
關于這些矛盾,我們越思考就越覺得有趣。最后,我們把書籍封面視為一種特定的傳播媒介、圖形表達、設計,甚至可能是藝術。確實沒有哪種媒介可以像它一樣,不過,書封正在被數(shù)字革命改變,在這一點上,它和21世紀的其他媒介沒什么兩樣。近些年來,談到書封,指的就是實體書:精裝書(帶或不帶護封的)或平裝書。在電子書和有聲書的時代,作為數(shù)字圖像存在的書封可以脫離它們所覆蓋的文本而存在。如今,在能購買新書之前,我們會先看到書封以宣傳形象的形式出現(xiàn)。書封作為視覺設計必須完成一項幾乎不可能的任務:它們高為3.81厘米時要與高為 22.86 厘米時產生的效果一致,前者是亞馬遜網上書封縮略圖的尺寸,后者則是實體書店櫥窗中展示的書封尺寸。正是因為這個和其他原因,書的外觀現(xiàn)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得多。
本書是文學理論和設計學科之間的一次思考與寫作實驗。我們兩個是在當代圖書文化不同領域工作的朋友,但我們有很多共同興趣:現(xiàn)代藝術、小說史、哲學和媒介理論。就在我們共同創(chuàng)作這本書并發(fā)現(xiàn)合作的力量的過程中,我們逐漸意識到設計師和作家有很多東西可以探討。然而,要發(fā)起和維持跨文字和視覺分水嶺的對話是很困難
的,部分原因是出版業(yè)長期以來把作者和設計師分別放在兩座孤島上。當我們?yōu)楸緯归_采訪時,許多作家、評論家和學者都告訴我們,出版方不鼓勵他們與他們的封面設計師廣泛交流。這么做可能有一個很好的理由:封面設計師是有視覺傳達天賦的專業(yè)人士,他們需要在沒有過多外界干涉的情況下工作。即使是視覺思維最發(fā)達的作者,
在如何為自己的書做封面方面可能也提不出什么絕妙的點子,就像最老練的設計師可能寫不出生動的散文一樣。然而,在最好的情況下,封面設計過程會讓有不同才能的人參與進來,把書稿變成更為豐富的事物,即一本完整的書、一件藝術品、一份設計精美的商品,是對知識或文化的持久貢獻。正如我們在本書中所展示的那樣,這個過程
引發(fā)了許多有趣的問題,值得所有人思考。
創(chuàng)作本書的想法是我們一起在大學教課之后產生的。課上學生們的任務是為教學大綱上提及的小說設計新封面,其中包括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托馬斯·品欽、格特魯?shù)?middot;斯泰因和詹姆斯·鮑德溫的作品。有的學生大膽地為《萬有引力之虹》(Gravitys Rainbow)設計封面,這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小說,傳達了大量視覺細節(jié)。有的學生則嘗試設計《洛麗塔》的封面,接受非同尋常的道德挑戰(zhàn)。他們都非常努力。他們優(yōu)秀的設計主要是在表面略粗糙的高檔紙材上的手繪使我們相信,在聽到如此多關于實體書已死的消息時,仍要探索書籍封面的意義和價值。
彼得·門德爾桑德(Peter Mendelsund)
世界知名書籍裝幀設計師、作家、古典鋼琴演奏家。畢業(yè)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文學與哲學專業(yè),是《大西洋月刊》的創(chuàng)意總監(jiān),曾擔任美國克諾夫出版社藝術副總監(jiān)、萬神殿書局藝術總監(jiān)。他操刀的封面有《情人》、卡夫卡作品系列、卡爾維諾作品系列等。
《紐約時報》稱他為如今活躍著的最頂尖的設計師!度A爾街日報》稱他的作品為當代小說封面中最具辨識度與代表性的設計。大衛(wèi)·J.奧爾沃思(David J. Alworth)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助理研究員,也是石溪大學(紐約州立大學)的客座全職教授。他目前的研究重點是技術、文化和社會的交叉問題。他教授和撰寫關于現(xiàn)當代文學、媒體、藝術和設計的文章。著有《網站閱讀:小說、藝術、社會形態(tài)》一書,其文章還發(fā)表在《洛杉磯書評》以及各種學術期刊上。
前言 邊緣處的相遇
1 現(xiàn)在,書籍封面是什么?
2 曾經,書籍封面是什么?
3 書籍封面有什么作用
4 為什么書籍封面很重要
5 如何制作書籍封面
6 兩個案例研究:《尤利西斯》和《白鯨》
7 書籍封面的未來
結語 邊緣處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