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理解和探索世界的工具,無論是學生、工程師還是科學家,都有能力也應該學會數學建模的方法和思想,學會如何用正確的思維方式搭建解答問題的階梯。這本書旨在將數學作為一門語言、一種方法來引領讀者學習數學。讀者也將看到如何理解、傳承并調用現代科學的知識、傳統(tǒng)和范式。數學建模不僅是數學學習和研究的過程,更是我們認識世界、理解生活的方法之一,而在實踐數學建模的過程中,我們將深刻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嚴謹性和解決問題的無窮威力,正如亨利?龐加萊的名言所講,這將是一次面向心智的雅致統(tǒng)一的追求。
·全彩印刷,案例豐富,體會數學的趣味性、嚴謹性和無窮威力;
·結合生活場景,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提升“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領悟面向心智的雅致統(tǒng)一的追求。
朱浩楠,北京大學畢業(yè),北京市十一學校本部高中數學教師、數學建模實驗室負責人,同時擔任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組學術秘書、北京地區(qū)聯(lián)校數學建;顒迂撠熑,現在也是全國中學生數學建模冬、夏令營發(fā)起人和組織者之一,著有《數學建模33講:數學與繽紛的世界》。
對話1:數學建模教育 / 1
對話2:如何選題(1) / 8
對話3:如何選題(2) / 17
對話4:因素分析 / 25
對話5:基本假設(1) / 32
對話6:基本假設(2) / 41
對話7:數據收集 / 47
對話8:關系本體論、假設與檢驗和多模型思維 / 56
對話9:“目標-約束對偶”和“數學的三對矛盾” / 65
對話10:對稱守恒律和測量近似 / 75
對話11:復雜系統(tǒng)的規(guī)律涌現性與重整化法則 / 82
對話12:最優(yōu)作用量原理 / 90
對話13:迭代進化和熵增原理 / 99
對話14:隱喻和類比 / 116
對話15:線性回歸 / 125
對話16:插值多項式和低階樣條 / 134
對話17:參數結構設定 / 147
對話18:優(yōu)化、設計和決策模型 / 156
對話19:近代科學三大傳統(tǒng)在數學建模中的體現(1) / 163
對話20:近代科學三大傳統(tǒng)在數學建模中的體現(2) / 172
對話21:像科學家一樣看待現象 / 184
對話22:像科學家一樣繼承知識 / 193
對話23:像科學家一樣調用觀念 / 205
對話24:像科學家一樣理解結果 / 219
對話25:對度量的理解 / 228
對話26:微分動力系統(tǒng)(1) / 241
對話27:微分動力系統(tǒng)(2) / 254
對話28:進制與分類 / 274
對話29:模型檢驗 / 287
對話30:感性驅動理性 /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