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倫理、政治與禮樂哲學
本書共分五章,分別從先秦儒家的人性論、政治哲學、制度倫理、教育倫理與道德教育思想、禮樂哲學等層面展開。本書有較高程度的創(chuàng)新性,如對孔子善惡混存的人性觀、荀子“性本自然、心有善惡”的自然人性論的分析,都是發(fā)前人所未發(fā)。另外對于孟子的仁政實踐觀、荀子的“義政”與制度倫理思想,以及基于《樂記》的儒家“樂治”思想等政治哲學層面的探討,也有較多的獨到之處。本書最具創(chuàng)新價值的則是對儒家“禮樂哲學”這一全新理論范疇的提出和系列討論,對人們關于中華禮樂文化、禮樂文明之精神與特質的理解有深化作用。最后附錄的兩篇文章,其一是對儒學史上“敬”論之發(fā)展脈絡的梳理,其二是對儒家解決“仇怨”問題的智慧的揭示,同樣都具有較高的理論和應用價值。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