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常常讓孩子陷入窮思竭慮的思緒和重復行為的困境中。在這個漩渦里,有些孩子能意識到他們的強迫信念并非真實,而有些孩子卻對其深信不疑。
幸運的是,通過認知行為療法,必要時配合藥物治療,可以有效緩解強迫癥。
本書旨在為家長和教師提供一個寶貴的資源,幫助理解強迫癥的復雜性,并為孩子提供適當的支持。通過掌握正確的知識和方法,我們可以幫助孩子走出強迫的陰影,擁抱無憂無慮的童年。
北京市海淀區(qū)心理康復醫(yī)院(北京市海淀區(qū)精神衛(wèi)生防治指導中心)是一所以精神、心理和康復診療為主要特色,集醫(yī)療、公共衛(wèi)生、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二級?漆t(yī)院,是海淀區(qū)唯一一家區(qū)屬精神疾病?漆t(yī)院,秉承“崇德、精醫(yī)、普愛、志遠”的發(fā)展理念,以先進診療理念、優(yōu)質醫(yī)療服務獲得廣泛好評。面向市民提供精神心理門診、情緒門診、認知門診、中醫(yī)神志門診、心理治療等全方位的精神心理診療服務。
作者計劃出版一套《心理健康科普叢書》,共6冊,包括《認識抑郁》、《撫平焦慮》、《擺脫強迫癥》、《走出自閉》、《克服情感障礙》、《消除成癮》。
開篇故事 小明與他的不可思議的習慣
第一部分 初探大腦中的“不速之客”
強迫癥的癥狀
強迫癥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危害
如何診斷及治療強迫癥
第二部分 “不速之客”細節(jié)揭秘
強迫癥的多重面貌―― 從擔憂到行動
探索強迫思維
探索強迫行為
警惕孩子身上的早期強迫癥信號癥狀演變
影響日常生活的嚴重行為
早期信號
與“心靈霸凌者”的對決
兒童強迫癥的認知行為療法
強化認知行為療法和住院治療
兒童強迫癥的藥物治療
第三部分 家校醫(yī)社聯手筑起支持橋梁
家長的指南:與孩子并肩成長,共同對抗強迫癥
孩子在家庭中的強迫癥表現
家長如何開啟對話
如何讓家更具治愈力
教師的手冊:如何在學校里為學生鋪路
強迫癥兒童在學校里可能的表現
老師在學校里可以做些什么
老師與患有強迫癥的學生溝通的策略
老師與家長溝通的策略
心理健康教學活動示例
學校中常見的精神心理障礙
醫(yī)療機構的作用
“家校醫(yī)社”同行,共同助力
第四部分 強迫癥的“左親右鄰”
軀體變形障礙
拔毛癖
皮膚搔抓障礙
囤積障礙
參考文獻
術語解析
附錄
相關量表
相關圖書
常見的強迫癥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
放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