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出兼具思想銳度與表達溫度的高分作文?
跟著著名時評人曹林學寫時評文章,積累時事語感,把握時事精粹,突破寫作瓶頸,寫出佳作。
《“時評中國”精選集:時評與思辨寫作》是著名時評人曹林近年來關于時評寫作的深度評論精華,從選題立意到論證結構、從邏輯推進到語言淬煉,以“時評思維”示范如何將時事轉化為鮮活的觀點,堪稱一本錘煉思維、滋養(yǎng)筆力的時評寫作范本。
時評作為一種公共文體,在議論文家族中有著更寬廣的視野、更大的思辨空間、更底層的邏輯思維,因此在高中語文教育體系中越來越受到重視,這同時意味著時評寫作需要更高的寫作駕馭能力。如何穿透熱點表象,把握時事精粹,在高考作文中寫出有血有肉、見思想、見格局的高分作文?只有在日常不斷保持對話的碰撞式讀書、以記憶之網鎖住知識,積累時評素養(yǎng),向生活下沉,讓道理扎根議論文寫作取之不竭的時事活水,才能寫出具有高能思維、帶有時評脈搏的好文章。
曹 林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知名時事評論員,《青年記者》雜志學術顧問,曾任《中國青年報》編委。8次獲“中國新聞獎”,中宣部、教育部“雙千計劃”入選者,第五屆范敬宜新聞教育獎得主。著有《時評寫作十講》、《時評寫作十六講》、“時評中國”系列、《守腦如玉》、《北大熏出來的評論》等。
一、閱讀與積累
別被“精彩”廢了,忍受枯燥是一種篩選機制? /? 003
讀書是一件需要繞遠路的事? /? 009
拿什么拯救梗塞的“文字失語者”? /? 014
語文教育決定了影響你一生的關鍵素養(yǎng)? /? 019
學好寫作,《文心雕龍》每年得讀兩遍? /? 025
不斷保持對話的碰撞式讀書? /? 031
讀書離不開觸覺,截肢式閱讀毀人不倦? /? 035
別失去“長文字”表意能力? /? 040
思考與寫作需要一面鏡子? /? 045
思維混亂的人有個共性,他們很少寫作? /? 050
以記憶之網和寫作鎖住知識,避免讀了白讀? /? 055
二、時代與觀察
寬容偷外賣的貧困學生?難道不是對貧困的侮辱? /? 061
她沒能走上考場,但所有人都給了她滿分? /? 065
一個社會對讀書的信仰? /? 069
北大考古女孩給了很多人一記棒喝? /? 072
感謝那些為讀書亮燈的人? /? 076
尊重她不想成為“勵志偶像”的小希望? /? 079
真愛她們,就別再為她們的不漲價而自私地感動? /? 082
你負責貌美如花,一定有人在承擔“丑”的代價? /? 085
哈爾濱很火,但評論要抵制過度闡釋的誘惑? /? 088
ChatGPT 的強大智能是對人的反向測試? /? 092
越少寫作的人,越容易崇拜 DeepSeek? /? 096
三、思辨與議論
高考作文是在給那些有批判性思維的人加分? /? 103
寫高分作文,押題最 low,高手押的是時粹? /? 112
解析 2021 年高考作文,“不躺平”的一萬種寫法? /? 120
跳出套路迷思,用批判性思維驅動寫作? /? 128
對思與否思:思維熱啟動讓寫作有話可說? /? 137
修辭想象力:論點角度“開掛”的思維支點? /? 149
好評論“三字經”:靈魂字、轉折字、縱深字? /? 162
高考作文反大道理,向生活下沉? /? 176
(2023 年高考作文命題解析之一)
“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xiàn)”——好作文需要生活意象? /? 184
(2023 年高考作文命題解析之二)
在思辨競爭中讓觀點脫穎而出? /? 193
(2024 年高考作文命題解析)
四、方法與案例
數字生活,不必強求老人適應你的“便利”? /? 205
? ——深度思考的藝術
被迫卷實習的大學生,夾在大學與企業(yè)間的可憐人? /? 210
? ——垂直的力量
該不該給孩子背書包誰說了算?? /? 213
? ——角度的美感
在別人的荒漠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鳥語花香? /? 216
? ——語言的魅力
我為衡水中學鳴不平? /? 220
? ——理據的沖擊力
我為什么不喜歡這樣的“北大學長”“北大學姐”? /? 224
? ——錨定靶點讓問號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