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維特根斯坦論意義和語法 讀者對象:大眾
本書力圖將如下兩種闡釋路徑進行對比考察:(1)維特根斯坦提出了一種意義/含義理論(a theory of sense)。這種意義理論針對那些受到責備的言語行為所提出的外部標準給出了詳細說明。然而闡釋者們指出,維特根斯坦的意義理論是無意義的。因此,第一種闡釋路徑出現(xiàn)的基礎就是,闡釋者對上述有關意義理論的無意義性(nonsensicality)的指責;(2)第二種闡釋路徑拒絕接受任何類似的意義理論。根據(jù)布朗諾教授的理解,第一種闡釋的目的在于追求如下理念:對無意義性的一種測驗;(the idea of a nonsensicality test);第二種闡釋的立場在于,有關語言意義的諸錯誤觀念只能從其內(nèi)部得到克服。換言之,那些有關語言意義的錯誤觀念所構(gòu)成的語言實踐是有缺陷的,而這正是由于那些觀念自身的能力所造成的。本書將上述兩種闡釋方法所體現(xiàn)出來的對于維特根斯坦有關語言概念的思想的兩種對立的理解結(jié)合起來考察。最后,本書嘗試為第二種闡釋方法的其中的一種版本的合理性提供辯護。國內(nèi)維特根斯坦學界雖然關注到了《邏輯哲學論》中的“無意義/胡說”以及“意義”的觀點,然而他們并沒有對已有研究文獻作出更為精細的考察與分類。就此而言,本書提出的兩種闡釋路徑就非常值得國內(nèi)研究者學習和參考。進一步說,本書所嘗試論證的第二種闡釋路徑對于國內(nèi)學界有關維特根斯坦的“意義”和“語法”觀念的更深一步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就此而言,本書的翻譯和引進對于國內(nèi)外國哲學屆,尤其是分析哲學、語言哲學和維特根斯坦研究學者和愛好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參加和閱讀價值。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