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位于夏門島西南隅,與廈門市隔海相望,與廈門島只隔一條寬600米的鷺江。面積1.87平方公里,2萬多人,為廈門市轄區(qū)。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蝕洞受浪潮沖擊,聲如擂鼓,明朝雅化為今名。由于歷史原因,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有“萬國建筑覽”之稱。小島音樂人才輩出,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又得美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xiāng)”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有鳥語花香,素有“海上花園”之譽。
自鼓浪嶼被評為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qū)后,鼓浪嶼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已經被提上議程。相關部門著手啟動鼓浪嶼申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
其中主題為社會變革中的歷史見證。自鴉片戰(zhàn)爭后的100年內,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結構收到巨大沖擊,發(fā)生了重大變革,西方文化不斷融入中國,而這個融合的過程恰好在鼓浪嶼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胺叛蹏鴥绕渌鞘泻褪澜绻艊瑳]有一個地方能夠將這見證歷史變革的事物完整地保留下來。”
廈門和鼓浪嶼在100多年前即有外國人居住。他們寫了不少關于廈門和鼓浪嶼的書在國外出版! ”緯髡呤占搅松习俜N50年至100多年前出版的,由到過廈門的外國人撰寫的關于廈門和鼓浪嶼的英文原版書,加以分類,整理,將這原版書中的片段分門別類加以輯錄。同時還收集了大量散落在國外各個圖書館和博物館中的老廈門和鼓浪嶼的老照片。
潘維廉,在1976至1978年間,效命于臺灣的美國空軍基地。那時的老潘還是個毛頭小伙兒,從不曾想過十年后自己一家會成為第一個在福建省取得永久居住權的老外。問其來華誘因,答日:“美國中餐太貴。” 這些年來,老潘已“饕餮”了各式佳肴美味。大快朵頤之余,亦傳道授業(yè)
前言
引言 老廈門——中國的門戶
鳴謝
第一章 老廈門
第二章 美麗的廈門島
第三章 廈門人
第四章 穿著打扮
第五章 教育與官府
第六章 廈門飲食
第七章 廈門的娛樂、節(jié)日、戲院和體育運動
第八章 藝術與音樂
第九章 廈門建筑
第十章 東方的商界高手
第十一章 廈門街頭生活
第十二章 廈門的野生動物 前言
引言 老廈門——中國的門戶
鳴謝
第一章 老廈門
第二章 美麗的廈門島
第三章 廈門人
第四章 穿著打扮
第五章 教育與官府
第六章 廈門飲食
第七章 廈門的娛樂、節(jié)日、戲院和體育運動
第八章 藝術與音樂
第九章 廈門建筑
第十章 東方的商界高手
第十一章 廈門街頭生活
第十二章 廈門的野生動物
第十三章 廈門宗教
第十四章 廈門軍事
第十五章 廈門的鴉片貿易
第十六章 廈門——馬可·波羅書中的刺桐港?
第十七章 鼓浪嶼——外國租界
第十八章 外國人在廈門的生活
第十九章 廈門——“白人的墓地”
第二十章 老外在廈門的故事
第二十一章 學漢語
第二十二章 廈門的異國樂趣
第二十三章 廈門購物
第二十四章 廈門街頭奇遇
第二十五章 行走廈門
第二十六章 西式運動在廈門
第二十七章 外國人在廈門的浪漫史
第二十八章 露絲·布萊德福特的廈門日記(1862年)
第二十九章 日本人在廈門600年
第三十章 日本侵華戰(zhàn)爭爆發(fā)70年
第三十一章 鼓浪嶼——熱帶醫(yī)學的搖籃
第三十二章 廈門——中國新教誕生地
第三十三章 廈門的現(xiàn)代教育
第三十四章 中國和廈門的未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