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納米團簇的制備及在藥物檢測中的應用》主要介紹了金屬納米團簇的合成、基于金屬納米團簇的新型熒光傳感平臺的構建及其在藥物檢測中的應用。全書共8 章:第1 章概述了金屬納米團簇的研究現(xiàn)狀、合成方法及應用; 第2 章至第7 章分別詳細介紹了聚乙烯亞胺穩(wěn)定的銅納米團簇(PEI-Cu NCs)、聚乙烯吡咯烷酮穩(wěn)定的銅納米團簇(PVP-Cu NCs)、胰蛋白酶穩(wěn)定的銅納米團簇(TRY-Cu NCs)、聚乙烯亞胺穩(wěn)定的銀納米團簇(PEI-Ag NCs)、組氨酸保護的銀納米團簇(His-Ag NCs) 以及色氨酸穩(wěn)定的金納米團簇(Trp-Au NCs)的制備、性能、熒光猝滅機理以及在藥物檢測中的實際應用;第8 章對全書內容進行了總結并簡述了未來研究方向。
《金屬納米團簇的制備及在藥物檢測中的應用》可供藥物分析、分析化學、材料相關專業(yè)領域的科研人員、高年級本科生參考閱讀。
第1章 緒論001
1.1 金屬納米團簇概述 001
1.1.1 金納米團簇 002
1.1.2 銀納米團簇 004
1.1.3 銅納米團簇 004
1.2 金屬納米團簇的性質 005
1.2.1 紫外-可見吸收性質 006
1.2.2 熒光性質 007
1.2.3 催化性能 008
1.3 金屬納米團簇的合成方法 008
1.3.1 模板法 008
1.3.2 電化學法 009
1.3.3 油水微乳液法 009
1.3.4 化學還原法 009
1.3.5 微波輔助法 010
1.4 金屬納米團簇的保護劑 011
1.4.1 DNA 011
1.4.2 蛋白質 012
1.4.3 氨基酸 014
1.4.4 高分子化合物 015
1.5 熒光猝滅機理 017
1.5.1 光誘導電子轉移(PET) 017
1.5.2 熒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 018
1.5.3 內濾效應(IFE) 020
1.5.4 靜態(tài)猝滅效應 020
1.5.5 動態(tài)猝滅效應 021
1.5.6 聚集誘導發(fā)光效應 022
1.6 金屬納米團簇的應用 023
1.6.1 化學傳感 023
1.6.2 生物成像 028
1.6.3 藥物遞送 031
第2章 聚乙烯亞胺穩(wěn)定的銅納米團簇用于檢測土霉素032
2.1 引言 032
2.2 研究思路與實驗設計 034
2.2.1 實驗藥品 034
2.2.2 實驗儀器 034
2.2.3 PE-I Cu NCs 的制備 034
2.2.4 PE-I Cu NCs 檢測土霉素 035
2.2.5 實際樣品中土霉素的含量檢測 035
2.2.6 熒光量子產(chǎn)率的計算 035
2.3 結果與討論 036
2.3.1 PE-I Cu NCs 的表征 036
2.3.2 PE-I Cu NCs 的穩(wěn)定性 037
2.3.3 PE-I Cu NCs 檢測土霉素的結果 039
2.3.4 檢測機理 040
2.3.5 選擇性研究 042
2.3.6 PE-I Cu NCs 檢測溫度的可行性分析 043
2.3.7 實際樣品中土霉素含量的檢測結果 043
2.4 小結 045
第3章 聚乙烯吡咯烷酮穩(wěn)定的銅納米團簇用于檢測白楊素046
3.1 引言 046
3.2 研究思路與實驗設計 047
3.2.1 實驗藥品 047
3.2.2 實驗儀器 048
3.2.3 PVP-Cu NCs 的制備 048
3.2.4 PVP-Cu NCs 檢測白楊素 048
3.2.5 PVP-Cu NCs 熒光量子產(chǎn)率計算 049
3.3 結果與討論 049
3.3.1 PVP-Cu NCs 的表征 049
3.3.2 PVP-Cu NCs 的穩(wěn)定性 052
3.3.3 PVP-Cu NCs 檢測白楊素 053
3.3.4 檢測機理 053
3.3.5 選擇性研究 055
3.3.6 實際樣品中白楊素含量的測定 055
3.4 小結 056
第4章 胰蛋白酶穩(wěn)定的銅納米團簇用于檢測芹菜素058
4.1 引言 058
4.2 研究思路與實驗設計 059
4.2.1 實驗藥品 059
4.2.2 實驗儀器 060
4.2.3 TRY-Cu NCs 的制備 060
4.2.4 TRY-Cu NCs 檢測芹菜素 060
4.2.5 實際樣品中的芹菜素含量的測定 061
4.2.6 TRY-Cu NCs 的熒光量子產(chǎn)率測定 061
4.3 結果與討論 061
4.3.1 TRY-Cu NCs 的表征 061
4.3.2 TRY-Cu NCs 檢測芹菜素 064
4.3.3 TRY-Cu NCs 的穩(wěn)定性 065
4.3.4 檢測機理 066
4.3.5 選擇性和干擾性研究 067
4.3.6 實際樣品中芹菜素含量檢測結果 067
4.4 小結 068
第5章 聚乙烯亞胺穩(wěn)定的銀納米團簇用于檢測姜黃素070
5.1 引言 070
5.2 研究思路與實驗設計 071
5.2.1 實驗藥品 071
5.2.2 實驗儀器 072
5.2.3 PE-I Ag NCs 的制備 072
5.2.4 PE-I Ag NCs 檢測姜黃素 072
5.2.5 實際樣品中姜黃素含量的測定 073
5.3 結果與討論 073
5.3.1 PE-I Ag NCs 的表征 073
5.3.2 檢測機理 075
5.3.3 PE-I Ag NCs 的穩(wěn)定性 077
5.3.4 PE-I Ag NCs 檢測姜黃素 078
5.3.5 選擇性研究 079
5.3.6 實際樣品中姜黃素含量測定結果 080
5.4 小結 081
第6章 組氨酸保護的銀納米團簇用于檢測蘆薈苷082
6.1 引言 082
6.2 研究思路與實驗設計 084
6.2.1 實驗藥品 084
6.2.2 實驗儀器 084
6.2.3 His-Ag NCs 的制備 084
6.2.4 His-Ag NCs 檢測蘆薈苷 085
6.2.5 實際樣品中蘆薈苷濃度測定 085
6.2.6 His-Ag NCs 的熒光量子產(chǎn)率計算 085
6.3 結果與討論 086
6.3.1 His-Ag NCs 表征 086
6.3.2 檢測機理 088
6.3.3 His-Ag NCs 的穩(wěn)定性 091
6.3.4 His-Ag NCs 檢測蘆薈苷 092
6.3.5 選擇性研究 094
6.3.6 實際樣品中蘆薈苷含量測定結果 095
6.4 小結 095
第7章 色氨酸穩(wěn)定的金納米團簇用于檢測呋喃它酮096
7.1 引言 096
7.2 研究思路與實驗設計 097
7.2.1 實驗藥品 097
7.2.2 實驗儀器 098
7.2.3 Trp-Au NCs 的制備 098
7.2.4 Trp-Au NCs 檢測呋喃它酮 098
7.2.5 實際樣品中呋喃它酮的分析 099
7.3 結果與討論 099
7.3.1 Trp-Au NCs 的合成及表征 099
7.3.2 Trp-Au NCs 的穩(wěn)定性 102
7.3.3 Trp-Au NCs 檢測呋喃它酮 103
7.3.4 選擇性研究 106
7.3.5 實際樣品中呋喃它酮含量的測定 107
7.3.6 可視化檢測 108
7.4 小結 108
第8章 總結與展望110
8.1 熒光探針材料 110
8.2 金屬納米團簇的制備及應用的研究總結 112
8.3 比率型熒光傳感器及可視化分析 113
8.4 展望 115
參考文獻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