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系統(tǒng)全面的專業(yè)參考書,涵蓋了鋼筋工程基礎理論、施工技術及實際應用。全書共分6章,從鋼筋分類、力學性能、連接技術到識圖計算,層層遞進,內容翔實。書中詳細解析熱軋鋼筋、冷軋鋼筋、環(huán)氧樹脂涂層鋼筋等各類鋼筋的特性與應用要求,結合裝配式結構、預應力工程等現(xiàn)代技術,提供了高強鋼筋網片加固、鋼筋桁架混凝土樓板等前沿案例。同時,通過對鋼筋圖例標注與實例解析,幫助讀者快速掌握鋼筋工程圖紙的識讀技巧;鋼筋計算部分則涵蓋下料長度、工程量核算等實用公式,輔以附錄中各類鋼筋的化學成分、力學性能等關鍵數(shù)據(jù),便于讀者查閱。本書內容系統(tǒng)全面,涵蓋鋼筋工程的新特點、新要求、新技術、新應用、實戰(zhàn)識圖、實戰(zhàn)計算等相關技能與知識,突出實用性與可操作性,兼顧傳統(tǒng)技術與新興工藝,可助力讀者快速掌握鋼筋應用的核心技術。
本書可以作為鋼筋工程及項目相關技術人員、施工人員、施工協(xié)助人員、一線作業(yè)人員、管理人員等的職業(yè)培訓用書或者工作參考用書,也可以作為材料制造、供貨企業(yè)相關人員的參考用書,還可供靈活就業(yè),需快速掌握一門技能的建筑行業(yè)入門級從業(yè)人員自學參考使用。另外,本書還可以作為高等院校及大專院校相關專業(yè)的輔導用書或第二教本等。
第1章 鋼筋基礎 1
1.1 鋼筋的種類、特征與性能 1
1.1.1 鋼筋混凝土用鋼的種類 1
1.1.2 鋼筋的分類 2
1.1.3 鋼筋的尺寸特征 7
1.1.4 鋼筋的力學性能 8
1.2 熱軋光圓鋼筋 8
1.2.1 熱軋光圓鋼筋的定義與牌號 8
1.2.2 熱軋光圓鋼筋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9
1.2.3 熱軋光圓鋼筋的截面形狀 9
1.3 冷軋帶肋鋼筋 10
1.3.1 冷軋帶肋鋼筋的術語與牌號 10
1.3.2 冷軋帶肋鋼筋的截面形狀 10
1.3.3 冷軋帶肋鋼筋橫肋的要求 11
1.3.4 冷軋帶肋鋼筋的尺寸、重量與允許偏差 12
1.4 熱軋帶肋鋼筋 12
1.4.1 熱軋帶肋鋼筋的牌號 12
1.4.2 熱軋帶肋鋼筋的公稱橫截面積和理論重量 13
1.4.3 熱軋帶肋鋼筋的外形及尺寸允許偏差 13
1.4.4 熱軋帶肋鋼筋的表面標志 15
1.5 環(huán)氧涂層鋼筋 15
1.5.1 環(huán)氧涂層鋼筋的特點與型號識讀 15
1.5.2 環(huán)氧涂層鋼筋的應用要求 16
1.6 高強熱軋帶肋鋼筋 17
1.6.1 高強熱軋帶肋鋼筋的術語與解說 17
1.6.2 高強熱軋帶肋鋼筋的應用要求與規(guī)定 17
1.7 耐腐蝕性鋼筋 18
1.7.1 耐腐蝕性鋼筋的特點 18
1.7.2 耐腐蝕性鋼筋的應用要求 18
1.7.3 耐腐蝕性鋼筋的加工與安裝 22
1.8 預應力混凝土用耐蝕螺紋鋼筋 22
1.8.1 預應力混凝土用耐蝕螺紋鋼筋的特點 22
1.8.2 預應力混凝土用耐蝕螺紋鋼筋的外形尺寸與允許偏差 23
1.9 余熱處理鋼筋 24
1.9.1 余熱處理鋼筋的定義與牌號 24
1.9.2 余熱處理鋼筋的尺寸與標志 24
1.10 熱軋稀土鋼筋 24
1.10.1 熱軋稀土鋼筋的特點 24
1.10.2 熱軋稀土鋼筋的公稱橫截面積和理論重量 25
1.10.3 熱軋稀土鋼筋的表面標志 26
1.11 水性環(huán)氧涂層鋼筋 26
1.11.1 水性環(huán)氧涂層鋼筋的特點 26
1.11.2 水性環(huán)氧涂層鋼筋的應用要求 27
1.12 復合鋼筋 28
1.12.1 碳素鋼-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復合鋼筋的特點 28
1.12.2 復合鋼筋的公稱直徑范圍與標志 29
1.13 成型鋼筋 29
1.13.1 成型鋼筋的特點 29
1.13.2 成型鋼筋的尺寸、形狀允許偏差 29
1.14 鋼筋焊接網 30
1.14.1 鋼筋焊接網的特點 30
1.14.2 混凝土預制板用鋼筋焊接網的特點 31
1.15 其他鋼筋 31
1.15.1 高強錨桿用熱軋帶肋鋼筋的牌號與特點 31
1.15.2 鋼筋錨固用灌漿波紋鋼管 31
1.15.3 鋼筋混凝土用錨固板鋼筋 32
1.15.4 鋼筋混凝土用不銹鋼鋼筋 33
1.16 鋼筋連接件 35
1.16.1 鋼筋機械連接件的特點 35
1.16.2 鋼筋連接用直螺紋套筒 38
1.16.3 套筒標記的識讀 40
1.16.4 套筒消除螺紋間隙的典型結構 41
1.16.5 消除螺紋間隙常見錯誤結構示意 41
1.17 錐套鎖緊鋼筋連接接頭 42
1.17.1 錐套鎖緊鋼筋連接接頭特點與型號識讀 42
1.17.2 錐套鎖緊鋼筋連接接頭的選用 44
第2章 鋼筋常識 45
2.1 鋼筋的標簽與標志 45
2.1.1 鋼筋的標簽 45
2.1.2 帶肋鋼筋的表面標志 46
2.2 鋼筋加工設備 47
2.2.1 鋼筋冷拔機 47
2.2.2 鋼筋螺紋成型機 47
2.2.3 鋼筋網成型機 48
2.3 混凝土結構與混凝土鋼筋工程 48
2.3.1 混凝土結構相關術語 48
2.3.2 混凝土結構鋼筋工程材料 49
2.3.3 混凝土結構鋼筋加工 50
2.3.4 混凝土結構鋼筋安裝施工 51
2.3.5 獨立基礎鋼筋排布圖的要求和特點 51
2.3.6 條形基礎鋼筋排布圖的要求和特點 52
2.3.7 梁板式筏形基礎鋼筋排布圖的要求和特點 52
2.3.8 平板式筏形基礎鋼筋排布圖的要求和特點 52
2.3.9 樁基礎鋼筋排布圖的要求和特點 52
2.3.10 柱鋼筋排布圖的要求和特點 53
2.3.11 剪力墻鋼筋排布圖的要求和特點 54
2.3.12 梁鋼筋排布圖的要求和特點 54
2.3.13 樓板鋼筋排布圖的要求和特點 55
2.3.14 樓梯鋼筋排布圖的要求和特點 56
2.3.15 矩形箍筋復合形式 56
2.3.16 封閉箍筋與拉筋彎鉤構造 57
2.3.17 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 57
2.3.18 鋼筋的計算截面面積及理論重量 58
2.3.19 鋼筋定位件命名規(guī)則的識讀 59
2.3.20 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要求 60
2.3.21 鋼筋定位件表與鋼筋定位件排布圖 61
2.3.22 鋼筋質量檢查 62
2.4 預應力工程 63
2.4.1 預應力工程一般規(guī)定 63
2.4.2 預應力筋或成孔管道的定位要求 64
2.4.3 預應力筋和預應力孔道的間距、保護層厚度 65
2.4.4 錨墊板和連接器的安裝要求 66
2.4.5 預應力工程質量檢查 66
2.5 鋼筋、鋼筋定位件匯總 67
2.5.1 鋼筋匯總 67
2.5.2 鋼筋定位件匯總 68
第3章 鋼筋技術 69
3.1 鋼筋連接技術 69
3.1.1 鋼筋連接方式分類 69
3.1.2 鋼筋焊接與驗收相關術語 70
3.1.3 混凝土結構鋼筋連接安裝技術 71
3.1.4 鋼筋焊接材料 72
3.1.5 鋼筋焊接 73
3.2 軸向冷擠壓鋼筋連接技術 76
3.2.1 軸向冷擠壓鋼筋連接技術術語 76
3.2.2 軸向冷擠壓鋼筋連接套筒分類與形式 76
3.2.3 軸向冷擠壓鋼筋連接要求 78
3.2.4 軸向冷擠壓鋼筋施工要求 79
3.3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技術 80
3.3.1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技術的特點 80
3.3.2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技術的材料、組件要求 81
3.3.3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技術灌漿料的要求 82
3.3.4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技術輔料的要求 82
3.3.5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技術的設計要求 83
3.3.6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技術的施工要求 83
3.4 高強鋼筋網活性粉末混凝土薄層加固混凝土結構技術 85
3.4.1 高強鋼筋網活性粉末混凝土薄層加固混凝土結構技術術語 85
3.4.2 高強鋼筋網活性粉末混凝土薄層加固混凝土結構技術鋼筋和焊條 85
3.4.3 高強鋼筋網活性粉末混凝土薄層加固混凝土結構技術的構造要求 85
3.4.4 高強鋼筋網活性粉末混凝土薄層加固混凝土結構技術梁、柱和節(jié)點 86
3.4.5 高強鋼筋網活性粉末混凝土薄層加固混凝土結構技術板和剪力墻 87
3.5 裝配式鋼筋桁架薄型混凝土樓承板應用技術 87
3.5.1 裝配式鋼筋桁架薄型混凝土樓承板應用技術術語 87
3.5.2 裝配式鋼筋桁架薄型混凝土樓承板應用技術鋼筋要求 88
3.5.3 裝配式鋼筋桁架薄型混凝土樓承板應用技術鋼筋桁架 89
3.6 裝配式與現(xiàn)澆技術 90
3.6.1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筋錯位連接技術 90
3.6.2 預制墻與疊合梁在平面內的連接節(jié)點 91
3.6.3 疊合梁與預制柱的中間層中節(jié)點構造 91
3.6.4 預制板端支座連接構造 92
3.6.5 預制板中間支座連接構造 92
3.6.6 預制板接縫連接構造 92
第4章 鋼筋應用 93
4.1 鋼筋應用通用要求 93
4.1.1 混凝土結構鋼筋應用通用要求 93
4.1.2 一些具體結構鋼筋應用的通用要求 96
4.2 混凝土結構用鋼筋間隔件的應用 97
4.2.1 混凝土結構用鋼筋間隔件的特點 97
4.2.2 混凝土結構用鋼筋間隔件的制作要求 99
4.2.3 間隔件的安放要求 100
4.2.4 鋼筋間隔件質量檢查 101
4.3 鋼筋桁架混凝土樓板 102
4.3.1 鋼筋桁架混凝土樓板結構 102
4.3.2 鋼筋桁架混凝土樓板鋼筋的應用與案例 103
4.4 纖維水泥板免拆底模鋼筋桁架樓承板的應用 104
4.4.1 鋼筋桁架樓承板的類型 104
4.4.2 纖維水泥板免拆底模鋼筋桁架樓承板桁架結構 105
4.4.3 專用連接件副 105
4.4.4 現(xiàn)澆混凝土梁支座位置連接結構——桁架的應用 106
4.5 壓型鋼板可拆底模鋼筋桁架樓承板的應用 106
4.5.1 壓型鋼板可拆底模鋼筋桁架樓承板結構 106
4.5.2 壓型鋼板可拆底模鋼筋桁架結構 107
4.5.3 壓型鋼板可拆底模鋼筋桁架連接件副 107
4.5.4 壓型鋼板可拆底模鋼筋桁架樓承板 108
4.5.5 現(xiàn)澆混凝土梁、墻支座連接構造 108
4.5.6 TDD(Y)板洞邊補強鋼筋結構 109
4.6 鋼筋的應用——方形鋼筋混凝土蓄水池 109
4.6.1 地下水位允許高出底板頂面上的高度 109
4.6.2 方形鋼筋混凝土蓄水池的布置 109
4.6.3 池頂、池底的配筋 111
4.6.4 池壁的配筋 112
4.7 鋼筋的其他應用 113
4.7.1 鋼筋混凝土管 113
4.7.2 鋼筋混凝土灌注樁 114
4.7.3 鋼筋混凝土綜合管廊工程 116
第5章 鋼筋識圖 118
5.1 鋼筋識圖基礎 118
5.1.1 混凝土結構鋼筋詳圖有關術語與解說 118
5.1.2 鋼筋圖常見標注方法 118
5.1.3 鋼筋尺寸的標注 121
5.1.4 鋼筋配料單與鋼筋料牌 121
5.1.5 鋼筋排布圖的一般規(guī)定 123
5.1.6 鋼筋有關的制圖規(guī)則 124
5.1.7 鋼筋種類的符號 124
5.1.8 鋼筋圖例 125
5.1.9 建筑工程中板鋼筋圖常涉及的鋼筋 125
5.1.10 建筑工程中樓梯鋼筋圖常涉及的鋼筋 126
5.1.11 識圖符號通查 126
5.2 鋼筋標注的識讀 129
5.2.1 鋼筋根數(shù)、直徑、等級標注的識讀 129
5.2.2 鋼筋等級、直徑、相鄰鋼筋中心距標注的識讀 129
5.2.3 梁箍筋標注的識讀 129
5.2.4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的識讀 130
5.2.5 梁上部鋼筋表示(標在梁上支座處)的識讀 130
5.2.6 梁腰中鋼筋表示的識讀 131
5.2.7 梁下部鋼筋表示(標在梁的下部)的識讀 131
5.2.8 梁編號的識讀 131
5.2.9 梁截面尺寸表示的識讀 132
5.2.10 柱編號表述的識讀 132
5.2.11 柱起止標高的識讀 133
5.2.12 柱截面尺寸及與軸線關系的識讀 134
5.2.13 柱縱筋的識讀 134
5.2.14 箍筋肢數(shù)的識讀 135
5.2.15 板集中標注的識讀 136
5.2.16 懸挑板陰角附加筋Cis 引注的識讀 137
5.2.17 獨立基礎圖的識讀 137
5.2.18 條形基礎圖的識讀 141
5.2.19 獨立承臺配筋圖的識讀 142
5.2.20 基礎相關構造施工圖的識讀 143
5.2.21 樓梯圖的識讀 144
5.2.22 剪力墻施工圖的識讀 145
5.2.23 剪力墻洞口表示法的識讀 146
5.2.24 地下室外墻表示法的識讀 147
5.2.25 板圖的識讀 148
5.2.26 樓板相關構造施工圖的識讀 149
5.2.27 鋼筋層的識讀 151
5.3 普通鋼筋圖的識讀 151
5.3.1 普通鋼筋標注的識讀 151
5.3.2 單根鋼筋標注的識讀 152
5.3.3 兩根鋼筋標注的識讀 152
5.3.4 多根鋼筋標注的識讀 153
5.3.5 交錯、交替排布的鋼筋標注的識讀 153
5.3.6 縮尺鋼筋標注的識讀 154
5.4 預應力筋標注的識讀 155
5.4.1 有黏結預應力筋標注的識讀 155
5.4.2 無黏結預應力筋標注的識讀 155
第6章 鋼筋計算 156
6.1 鋼筋計算基礎知識 156
6.1.1 不同鋼材計算公式速查 156
6.1.2 其他公式大全速查 157
6.2 鋼筋計算可能涉及的數(shù)據(jù) 167
6.2.1 鋼筋屈服強度標準值、極限強度標準值 167
6.2.2 鋼筋強度設計值 167
6.2.3 最大力總延伸率限值 168
6.2.4 鋼筋的彈性模量 169
6.2.5 鋼筋疲勞應力幅限值 169
6.2.6 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板厚度要求 169
6.2.7 鋼筋搭接面積百分率 170
6.2.8 墻與柱鋼筋的配筋率 171
6.2.9 梁鋼筋的配筋率 172
6.3 鋼筋錨固與最小配筋率的計算 172
6.3.1 鋼筋錨固的計算 172
6.3.2 縱向受力鋼筋最小配筋率的計算 178
6.4 鋼筋下料一般規(guī)定與普通鋼筋下料計算 178
6.4.1 鋼筋下料一般規(guī)定 178
6.4.2 墻普通鋼筋下料 181
6.4.3 柱普通鋼筋下料 181
6.4.4 梁普通鋼筋下料 182
6.4.5 多直段鋼筋下料長度的計算 182
6.4.6 圓弧形鋼筋下料長度的計算 182
6.4.7 螺旋形鋼筋下料長度的計算 183
6.4.8 兩端帶彎鉤曲線形鋼筋的下料長度的計算 183
6.4.9 焊接箍筋下料長度的計算 183
6.4.10 螺旋箍筋的下料長度的計算 184
6.4.11 多邊形連續(xù)箍筋下料長度的計算 184
6.4.12 多直段普通鋼筋彎折點兩側標注延長值與長度調整值 185
6.4.13 鋼筋彎折點長度調整值的計算 187
6.5 預應力筋與預制構件鋼筋下料計算 189
6.5.1 預應力筋下料 189
6.5.2 預制柱底箍筋加密區(qū)與箍筋排布 189
6.5.3 預制剪力墻水平分布筋加密區(qū)鋼筋排布 189
6.5.4 預應力筋下料長度——先張法構件 189
6.5.5 預應力筋下料長度——后張法構件 191
6.6 鋼筋連接長度、起步距離的計算 194
6.6.1 鋼筋連接區(qū)段與長度的計算 194
6.6.2 鋼筋起步距離的計算 194
6.7 鋼筋重量與工程量的計算 195
6.7.1 鋼筋重量的計算 195
6.7.2 鋼筋工程量計算步驟 196
6.7.3 鋼筋工程量基本計算的常用公式 196
6.7.4 其他相關公式大全 196
附錄 197
附錄1 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 197
附錄2 熱軋帶肋鋼筋化學成分和碳當量(熔煉分析) 197
附錄3 熱軋帶肋鋼筋彎曲性能 198
附錄4 熱軋光圓鋼筋化學成分(熔煉分析) 198
附錄5 熱軋光圓鋼筋的力學性能 198
附錄6 冷軋帶肋鋼筋盤條牌號與化學成分(熔煉分析) 199
附錄7 冷軋帶肋鋼筋盤條的力學性能與彎曲性能 199
附錄8 低松弛光圓鋼絲、螺旋肋鋼絲的規(guī)格與力學性能 199
附錄9 1×7 低松弛鋼絞線的規(guī)格與力學性能 200
附錄10 預應力混凝土用螺紋鋼筋(精軋螺紋鋼筋)規(guī)格與力學性能 200
附錄11 常用鋼筋種類、力學性能 200
附錄12 鋼筋的公稱直徑、計算截面面積及理論重量 201
附錄13 鋼筋單位長度允許重量偏差 202
附錄14 鋼筋的工藝性能參數(shù) 202
附錄15 隨書附贈視頻匯總 203
主要參考文獻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