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基礎》從機械工程類各專業(yè)學生職業(yè)崗位技能出發(fā),按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需求,通過合適的項目任務安排,讓學生掌握制造機械和交通機械的知識,提高機械的綜合應用能力,為其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基礎。在每個單元的教學目標中,設置課程思政育人目標,實驗環(huán)節(jié)中安排開放性的思政題目,潛移默化融入思政育人。
該書在內容上力求實現(xiàn)緊跟高職教育發(fā)展形勢,突出實踐與理論結合,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與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1)打破思政教育在專業(yè)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孤島困境,促進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過程中將專業(yè)知識與思政教育自然融合,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培養(yǎng)目標。
(2)在滿足教學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以必需、夠用為度,努力做到精選內容、難易適度、篇幅適中,以保持本教材簡明、實用的特點和風格。
。3)特色鮮明,適應性好。以專業(yè)課程設計為主線,以我院的專利技術和創(chuàng)新設計競賽內容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將材料力學、理論力學、機械設計知識有機融合到一起,鍛煉學生設計技術文件的編制工作。
(4)突出以應用為主旨,采取直接切入主題的方法,講清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全書圖文并茂,以貼近實際的應用為例,力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難度,更好地適應教學需求。
。5)數(shù)字資源豐富,更好地適應教學要求。該書配備了微課、視頻等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輔助學生進行學習,以使其掌握理論知識和工作方法。同時,該書減少了繁雜的公式推導講解,重點講解有關機械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并力求簡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教師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該書在學銀在線上有配套資源共享課,并附有大量的習題、試卷、動畫等資源,供讀者自學使用。
緒論 機械設計基礎知識
任務一 機械設計初步
任務二 課程的基本要求及學習方法
任務實施
思考與練習
項目一 基礎力學分析
任務一 靜力學基礎
任務二 力矩與力偶
任務三 受力分析與受力圖
任務四 平面匯交力系
任務五 平面一般力系
任務六 空間力系簡介
任務實施
思考與練習
思政故事
項目二 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
任務一 機構的組成
任務二 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
任務三 平面機構的自由度
任務四 計算自由度時的特殊情況
任務實施
思考與練習
思政故事
項目三 平面連桿機構
任務一 平面連桿機構的基本類型及其應用
任務二 平面四桿機構的演化
任務三 平面四桿機構有益柄的條件
任務四 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特性
任務五 平面四桿機構的尺度綜合
任務實施
思考與練習
思政故事
項目四 凸輪機構及間歇運動機構
任務一 凸輪機構的組成與分類
任務二 凸輪機構從動件的運動規(guī)律
任務三 凸輪輪廓曲線的繪制
任務四 常見的間歇運動機構
任務實施
思考與練習
思政故事
……
項目五 帶傳動及鏈傳動
項目六 齒輪傳動原理及特點
項目七 齒輪系傳動比的計算
項目八 機件連接
項目九 軸承的類型及選用
項目十 軸的結構設計
項目十一 機械基礎實驗
附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