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楸帆是一位科幻作家,中短篇小說集《出神狀態(tài)》收錄了作者從創(chuàng)作以來各個時期的代表作以及新的作品,包括《人生算法》《巴鱗》等,讓讀者通過文字探索外太空、人類紀終結,等等。當我們追求用算法與數(shù)據(jù)將我們對于世界的認知與情感結構化時,卻不免惶恐、猶豫、時時回望,因為在文學的黑暗之心深處,潛藏著尚未被機器所理解與模仿的沉默巨獸。讀者在陳楸帆的作品中思考,科幻,應該回到人類渴望故事的最原初的沖動,一種夢境的替代品,一種與更古老、更超越、更整體的力量產生共振的精神臍帶。
《出神狀態(tài)》是陳楸帆的代表性小說集,科幻小說中探討AI的故事汗牛充棟,從阿西莫夫到特德·蔣,許多前輩都已經(jīng)交出自己的想象,然而現(xiàn)實的子彈列車風馳電掣,已經(jīng)逼近甚至超越其中許多版本。作為正生活在巨大變化中的寫作者,如何在日新月異的技術迭代中捕捉變與不變的時代精神,并借助想象力推演更為狂野大膽的未來圖景,為與不確定性搏斗的讀者提供一點點新知與洞察,需要的不僅僅是觀察和感受,更是穿越時間周期的智慧。
人類創(chuàng)作者的不可替代性在于那些不確定性、曖昧不清、未知與直覺的領域。當機器的算力以指數(shù)級暴漲,當大部分事物都能被數(shù)據(jù)化成訓練模型的飼料與資產,人類要珍視與保護的恰恰是那些難以被量化、被規(guī)訓,甚至被理性所理解的部分,所謂靈光,所謂詩意,所謂如有神助。物物而不物于物,是莊子千年前的警告,如今已成現(xiàn)實。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閱讀、思考、寫作的能力,而不是輕易投降,更不是為了效率與便利讓渡主動權?這是一個擺在所有人面前的大問題,也是我在《神筆》中想要探索的可能性。
陳楸帆:出生于1981年,科幻作家、翻譯、策展人及未來學家,中國作協(xié)科幻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普作協(xié)副理事長、耶魯大學訪問學者、北京大學博古睿研究中心研究員。作品發(fā)表于《人民文學》《收獲》等刊,出版有《荒潮》《人生算法》《零碳中國》《山歌海謠》、《AI未來進行式》(與李開復博士合著)等十余部作品,被翻譯成多個語種,曾獲茅盾新人獎、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中國科幻銀河獎、《亞洲周刊》年度十佳小說、德國年度商業(yè)圖書、法國想象文學大獎等國內外諸多獎項。
1…… 出神狀態(tài)
13…… 麗江的魚兒們
31…… 巴鱗
62…… 人生算法
113…… 無債之人
169…… 雙雀
210…… 菌歌
247…… 超載
261…… 貓托夢
280…… 九紫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