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醫(yī)學是醫(yī)學領域中由多個學科交叉發(fā)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是圍繞將獻血者血液輸給患者進行救治這一中心,進行研究、開發(fā)、應用,從而保證臨床輸血安全和治療效果的一門學科。本教材總結了以往輸血醫(yī)學的教學經驗和不足,在內容編排上力求更便于教學,從血型系統(tǒng)、血型檢測、血液成分的制備與保存、臨床輸血以及臨床輸血實驗室質量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把基礎理論、實驗方法和臨床應用三者緊密結合。本教材特別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第一章 緒論
一、輸血醫(yī)學及其發(fā)展史
二、輸血醫(yī)學的主要領域及發(fā)展趨勢
三、輸血醫(yī)學的倫理
四、展望
第二章 輸血醫(yī)學中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jié) 血液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基礎
一、血液組成與生理功能
二、血液循環(huán)
三、氧氣的運輸與氧供需平衡
第二節(jié) 輸血相關遺傳學基礎
一、輸血醫(yī)學中的遺傳學基本概念
二、血型的遺傳特征
第三節(jié) 輸血相關免疫學基礎
一、血型抗原
二、血型抗體
三、血型抗原抗體反應
第三章 人類血型與抗原抗體
第一節(jié) 紅細胞血型系統(tǒng)
一、概述
二、ABO及其他糖類血型系統(tǒng)
三、Rh血型系統(tǒng)和Rh相關糖蛋白血型系統(tǒng)
四、其他血型系統(tǒng)和抗原
第二節(jié) 白細胞抗原系統(tǒng)
一、概述
二、人類白細胞抗原系統(tǒng)
三、中性粒細胞抗原系統(tǒng)
第三節(jié) 血小板抗原抗體
一、血小板抗原
二、血小板抗體
三、血小板抗原抗體的臨床意義
第四章 臨床輸血學檢測技術
第一節(jié) 紅細胞血型檢測
一、檢測方法
二、紅細胞血型檢測相關項目的應用
第二節(jié) 白細胞抗原系統(tǒng)檢測
一、HLA血清學檢測
二、HLA細胞學檢測
三、HLA基因分型技術
四、粒細胞抗原抗體檢測
五、白細胞抗原系統(tǒng)檢測相關項目應用
第三節(jié) 血小板血型檢測技術
一、血小板血型血清學檢測技術
二、血小板分子生物學檢測
三、血小板抗原抗體檢測項目應用
第五章 血液產品的制備與臨床供應
第一節(jié) 全血
一、獻血者的招募保留
二、血液采集和成分血制備器材
三、全血的采集
第二節(jié)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保存
一、紅細胞的保存
二、血小板的保存
第三節(jié) 全血制備成分血
一、血液成分制備技術
二、全血制備成分血的策略和主要成分血的特點
第四節(jié) 單采成分血
一、成分血單采技術
二、單采成分血采集
三、主要單采成分血的特點
第五節(jié) 血漿制品
一、原料血漿的采集
二、血漿制品生產工藝
三、主要血制品種類和特點
第六章 臨床輸血程序
第一節(jié) 臨床輸血決策
一、輸血前指征評估
二、輸血知情同意
三、輸血申請和審核
第二節(jié) 輸血相容性檢測與血液選擇
一、標本采集
二、輸血相容性檢測要求
三、獻血者血液選擇策略
四、輸血前血液加工
第三節(jié) 血液發(fā)放與領用
一、血液庫存管理
二、血液發(fā)放
三、輸注前準備與核對
第四節(jié) 輸血過程監(jiān)護
一、血液輸注
二、輸血患者護理
三、輸血記錄
四、血袋處理
第七章 血液臨床應用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全血輸注
一、適應證和禁忌證
二、劑量及用法
三、療效評價
第三節(jié) 紅細胞輸注
一、紅細胞成分血種類
二、適應證和禁忌證
三、劑量及用法
四、療效評價
第四節(jié) 血小板輸注
一、血小板的種類
二、適應證和禁忌證
三、劑量及用法
四、療效評價
第五節(jié) 血漿輸注
一、血漿的種類
二、適應證和禁忌證
三、劑量及用法
四、療效評價
第六節(jié) 冷沉淀凝血因子輸注
一、適應證和禁忌證
二、劑量及用法
三、療效評價
第七節(jié) 粒細胞輸注
一、適應證和禁忌證
二、劑量及用法
三、療效評價
第八節(jié) 血漿蛋白制品輸注
一、白蛋白制品輸注
二、免疫球蛋白制品輸注
三、凝血因子Ⅷ濃縮劑輸注
四、凝血因子Ⅸ濃縮劑輸注
五、凝血酶原復合物濃縮劑輸注
六、纖維蛋白原制品輸注
七、纖維蛋白膠
八、抗凝血酶濃縮劑輸注
九、活化蛋白C制品
十、基因重組活化凝血因子Ⅶ
十一、其他血漿蛋白制品
第八章 常見疾病的輸血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患者血液管理
二、輸血評估與療效評價
第二節(jié) 圍手術期患者血液管理
一、術前血液管理策略
二、術中血液管理策略
三、術后血液管理策略
四、嚴緊輸血策略
第三節(jié) 內科患者輸血
一、紅細胞輸注
二、血小板輸注
三、新鮮冰凍血漿與冷沉淀凝血因子輸注
第四節(jié) 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輸血
一、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血液成分選擇
二、血液成分輸注指征
三、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輸注血液成分的特殊處理
第五節(jié) 嚴重出血和大量輸血
一、嚴重出血早期臨床評估
二、復蘇治療
三、血液成分輸注
四、止血藥物
五、大量輸血方案
第六節(jié) 危重癥患者輸血
特殊危重癥患者的輸血管理
第七節(jié) 兒科患者輸血
一、新生兒的血液生理特征
二、新生兒輸血
三、嬰兒和大齡兒童輸血
第八節(jié) 產科患者輸血
一、妊娠期血液生理特征
二、婦產科輸血實踐
三、產科出血的輸血治療
第九節(jié) 精準輸血的發(fā)展
一、循證醫(yī)學與輸血指南
二、基于大數據的輸血管理
三、臨床決策支持系統(tǒng)
第九章 輸血治療技術
第一節(jié) 治療性血細胞單采術
一、治療性白細胞單采術
二、治療性紅細胞單采術
三、治療性血小板單采術
第二節(jié) 治療性血漿置換術
一、臨床應用
二、注意事項
第三節(jié) 富血小板血漿療法
一、富血小板血漿制備方法
二、臨床應用
三、注意事項
第四節(jié) 造血干細胞移植
一、概述
二、造血干細胞移植分類
三、造血干細胞移植過程
第五節(jié) 其他細胞治療
一、樹突狀細胞治療
二、自然殺傷細胞治療
三、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治療
第十章 輸血反應
第一節(jié) 非感染性輸血反應
一、溶血性輸血反應
二、非溶血性發(fā)熱反應
三、過敏性輸血反應
四、輸血相關急性肺損傷
五、輸血相關循環(huán)超負荷
六、大量輸血相關并發(fā)癥
七、輸血后紫癜
八、輸血相關移植物抗宿主病
九、輸血相關呼吸困難
十、輸血相關低血壓
十一、鐵超負荷
第二節(jié) 感染性輸血反應
一、概述
二、輸血傳播病毒感染
三、輸血傳播細菌感染
四、輸血傳播寄生蟲感染
五、輸血傳播其他病原體感染
六、輸血傳播疾病的預防和控制
第十一章 臨床輸血管理與血液安全監(jiān)測
第一節(jié) 臨床輸血實驗室質量管理
一、臨床輸血實驗室的基本要求
二、輸血相容性檢測過程控制
三、臨床輸血實驗室室內質量控制
四、輸血相容性檢測室間質量評價
五、監(jiān)控與持續(xù)改進
第二節(jié) 臨床輸血管理
一、管理依據
二、臨床輸血管理組織結構及功能
三、設備、設施環(huán)境管理
四、科室人員管理
五、質量管理文件
六、血液庫存管理
七、臨床輸血相容性檢測管理
八、輸血相容性檢測實驗室認可
第三節(jié) 血液安全監(jiān)測
一、血液安全監(jiān)測系統(tǒng)
二、獻血不良反應的監(jiān)測
三、輸血反應的監(jiān)測
四、國際血液安全監(jiān)測現(xiàn)狀
五、我國血液安全監(jiān)測現(xiàn)狀和未來
推薦閱讀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