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特長水下盾構隧道施工 技術(精)》以廣深港高速鐵路獅子洋水下隧道丁程施 丁技術為基礎,以大量工程建設中的數(shù)據(jù)、經(jīng)驗和教訓為依托,全面客觀地對高速鐵路特長水下 盾構隧道施工技術進行分析、總結和提 升,提出一些理念與原則,對今后我國跨江越海長大隧道工程建設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高速鐵路特長水下盾構隧道施工技術(精)》共分9章,主要內容有:獅子洋水下隧道工程地質特點 及盾構選型、大直徑泥水盾構 及設備配套、現(xiàn)場組裝與始發(fā)、水下盾構隧道結構力學特征分析、施工期管片上浮及控制、盾構 掘進引起地層變形與控制技術、高磨耗性地層盾構刀 具比選與減壓限排換刀技術和泥水盾構掘進控制與對接技術。
《高速鐵路特長水下盾構隧道施工技術(精)》可供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中的設計、施工、科研等技術 人員及廣大師生使用和學習。
洪開榮(1965~),男,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現(xiàn)任中國土木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常務理事、秘書長,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常務理事,《隧道建設》期刊編委會副主任。
編者長期從事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技術研究和管理工作,先后主持了太平驛引水隧洞的巖爆防治技術、我國首座地下儲氣洞庫修建技術、淺埋跨江越海隧道建設技術、高速鐵路特長水下隧道修建技術、城市地鐵大型暗挖車站修建技術等重大課題的研究工作。提出的復合盾構理念與方法,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地鐵修建技術的進步,并持續(xù)推進我國盾構技術的自主創(chuàng)新和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提出的水下淺埋大跨互通立交隧道的施工技術以及目標型注漿方法與工藝,保障了我國首座鉆爆法海底隧道和首座水下立交互通隧道的順利建成。先后參加了我國鐵路、公路、水電、地鐵與市政等重難點隧道工程建設,公開發(fā)表論文30余篇,并出版專著8本,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兩項。獲第七屆詹天佑青年獎和第九屆詹天佑成就獎,2006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l 概 述
1.1 工程背景
1.2 工程概況
1.3 工程的主要特點及難點
2 獅子洋水下隧道工程地質特點及盾構選型
2.1 獅子洋水下隧道地層特點
2.2 獅子洋水下隧道盾構選型
2.3 獅子洋水下隧道盾構選型的基本功能要求
3 獅子洋水下隧道盾構及設備配套
3.1 氣墊式泥水盾構
3.2 泥水處理系統(tǒng)
3.3 管片模具
3.4 本章小結
4 大直徑泥水盾構現(xiàn)場組裝與始發(fā)
4.1 泥水盾構組裝
l 概 述
1.1 工程背景
1.2 工程概況
1.3 工程的主要特點及難點
2 獅子洋水下隧道工程地質特點及盾構選型
2.1 獅子洋水下隧道地層特點
2.2 獅子洋水下隧道盾構選型
2.3 獅子洋水下隧道盾構選型的基本功能要求
3 獅子洋水下隧道盾構及設備配套
3.1 氣墊式泥水盾構
3.2 泥水處理系統(tǒng)
3.3 管片模具
3.4 本章小結
4 大直徑泥水盾構現(xiàn)場組裝與始發(fā)
4.1 泥水盾構組裝
4.2 泥水盾構調試
4.3 泥水盾構始發(fā)
4.4 泥水盾構使用中適應性改造
4.5 本章小結
5 水下盾構隧道結構力學特征分析
5.1 管片結構設計基本方法
5.2 管片結構力學特征分析
5.3 水下盾構隧道二次襯砌必要性分析
5.4 本章小結
6 大直徑泥水盾構施工期管片上浮及控制
6.1 獅子洋水下隧道管片設計和生產(chǎn)情況
6.2 管片上浮機理分析與上浮量計算
6.3 施工過程模擬計算
6.4 獅子洋水下隧道管片上浮量監(jiān)測與分析
6.5 管片上浮控制措施及結果
6.6 本章小結
7 大直徑泥水盾構掘進引起地層變形與控制技術
7.1 泥水盾構掘進引起的地表隆沉機理
7.2 泥水盾構施工地表沉降變化規(guī)律及影響因素
7.3 盾構施工土體水平位移監(jiān)測結果與分析
7.4 軟土地層的沉降控制
7.5 本章小結
8 高磨耗性地層盾構刀具比選與減壓限排換刀技術
8.1 獅子洋水下隧道地層的磨蝕性
8.2 刀具磨損原因分析及對策
8.3 不同地段刀具抗磨損性比選
8.4 高水壓條件下的進倉換刀技術
8.5 本章小結
9 大直徑泥水盾構掘進控制與對接技術
9.1 獅子洋泥水盾構掘進流程與模式選擇
9.2 盾構掘進控制
9.3 泥漿參數(shù)設置及質量控制
9.4 對接技術
9.5 盾構洞中解體與運輸
9.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