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戲曲研究:縱橫談戲錄》收入了作者顏長珂的二十余篇文章。這些文章,除了最后兩篇,都寫于十年浩劫之后。內容大致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有關戲曲劇本創(chuàng)作和京劇文學簡論;第二部分為戲曲文學史以及戲曲文學中文學性與戲曲性、雅與俗的辯證關系的探討;最后是有關戲曲史的幾篇,它們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元、清兩代。這些文章大都在雜志報刊上發(fā)表過,有的又進行了補充整理!肚昂蚯芯浚嚎v橫談戲錄》是作者傾注了一生心血而完成的一部戲曲論著,具有很高的學術性,并在戲曲界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
顏長珂,1933年7月生,漢族,湖南省漣源市人。1951年畢業(yè)于東北魯迅文藝學院戲劇系戲劇文學專業(yè)。先后在東北戲曲研究院、東北戲曲學校、中國戲曲學校、中國戲曲研究院從事研究與教學工作。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戲曲學會常務理事,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參與撰寫張庚、郭漢城主編的《中國戲曲通史》部分章節(jié),并受主編委托,再版時執(zhí)筆修訂;參與《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和第二版的編纂工作,并任第二版戲曲學科主編;參與《中國京劇百科全書》的編纂,任編輯委員會副主編、京劇文學分支主編。著有《戲曲劇作藝術談》、《古典戲曲名作縱橫談》、《中國戲曲文化》、《戲曲文學論稿》等;此外,與他人共同編有《古典戲曲十講》、《徽班進京二百年祭》、《中國十大古典悲喜劇集》、《二十世紀中國文藝圖文志·戲曲卷》、《二十世紀中國學術大典-文藝卷》等。1982-1999年,主持編輯《戲曲研究》,先后任副主編、主編。
談戲曲劇本創(chuàng)作
京劇文學簡論
難登大雅之堂——戲曲文學的歷史回顧
文學的戲劇與戲劇的文學
春在溪頭薺菜花——談“雅俗共賞”
關于喜劇的隨想
戲曲藝術的喜劇精神
悲欣交集——《中國十大古典悲喜劇集》前言
談談折子戲
“樣板戲”是非談
元雜劇中的吏員形象
衣錦還鄉(xiāng)的變奏——談張國賓《薛仁貴》雜劇
關漢卿雜劇瑣證(二則)
論楊梓的史劇
讀《再訂文武合班綴白裘八編》 談戲曲劇本創(chuàng)作
京劇文學簡論
難登大雅之堂——戲曲文學的歷史回顧
文學的戲劇與戲劇的文學
春在溪頭薺菜花——談“雅俗共賞”
關于喜劇的隨想
戲曲藝術的喜劇精神
悲欣交集——《中國十大古典悲喜劇集》前言
談談折子戲
“樣板戲”是非談
元雜劇中的吏員形象
衣錦還鄉(xiāng)的變奏——談張國賓《薛仁貴》雜劇
關漢卿雜劇瑣證(二則)
論楊梓的史劇
讀《再訂文武合班綴白裘八編》
讀嘉慶丁巳、戊午《觀劇日記》手稿
《靈臺小補》、《業(yè)海扁舟》作者金連凱考
“京師尚楚調”析
讀《新鐫楚曲十種》——兼談《祭風臺》的衍變
《春臺班戲目》辨證
京劇《一捧雪》宣揚什么思想?
《趙氏孤兒》中的“復仇”與“義”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