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凌、趙威著的《根葉互作調控下的牧草再生機制研究》選取了內蒙古草原典型的優(yōu)勢植物——羊草,和世界上分布較為廣泛的牧草——多花黑麥草為研究對象,細致地研討了根葉互作調控下的牧草再生機制。從根系對葉片生長影響的角度,詳細探討了羊草對放牧和放牧環(huán)境變化的生理生態(tài)適應性。以根系誘導的植物激素對葉片生長的調控為核心,較為系統(tǒng)地闡述了多花黑麥草根系誘導的葉片細胞分裂素對葉片再生的調控機制。本書內容詳實,實驗數(shù)據(jù)合理。全書共分為四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羊草再生對過度放牧和一個的生理生態(tài)響應、根葉互作調控下的多花黑麥草再生及時的生理生態(tài)學研究、總結與展望。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牧草再生概述
1.2 影響牧草再生的生理與生態(tài)因子
1.2.1 水分
1.2.2 光照
1.2.3 土壤養(yǎng)分
1.2.4 種群競爭
1.2.5 碳水化合物
1.2.6 激素
1.2.7 茬高
1.2.8 去葉次數(shù)
1.2.9 放牧
1.3 牧草再生機制的關鍵科學問題
參考文獻
第2章 羊草再生對過度放牧和刈割的生理生態(tài)響應
2.1 試驗區(qū)和研究材料概述
2.1.1 試驗區(qū)概況
2.1.2 野外試驗樣地植被狀況
2.1.3 研究材料概述
參考文獻
2.2 放牧對羊草根系及土壤質量的影響
2.2.1 引言
2.2.2 材料與方法
2.2.3 結果與分析
2.2.4 討論
2.2.5 小結
參考文獻
2.3 羊草葉片氣體交換和葉綠素熒光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對
放牧的響應
2.3.1 引言
2.3.2 材料與方法
2.3.3 結果與分析
2.3.4 討論
2.3.5 小結
參考文獻
2.4 刈割后施肥和干旱處理對羊草補償性生長的影響
2.4.1 引言
2.4.2 材料與方法
2.4.3 結果與分析
2.4.4 討論
2.4.5 小結
參考文獻
2.5 羊草刈割后的補償性光合作用
2.5.1 引言
2.5.2 材料與方法
2.5.3 結果與分析
2.5.4 討論
2.5.5 小結
參考文獻
2.6 結論
第3章 根葉互作調控下的多花黑麥草再生機制的生理生態(tài)學研究.
3.1 多花黑麥草概述
3.1.1 植物學特性
3.1.2 生態(tài)學特性
3.1.3農(nóng)學與畜牧學特性
參考文獻
3.2 斷根與外源噴施細胞分裂素誘導的根葉互作對黑麥草持續(xù)
再生機制的影響
3.2.1 引言
3.2.2 材料與方法
3.2.3 結果與分析
3.2.4 討論
3.2.5 小結
參考文獻
3.3 梯度斷根誘導細胞分裂素對黑麥草持續(xù)再生的影響
3.3.1 引言
3.3.2 材料與方法
3.3.3 結果與分析
3.3.4 討論
3.3.5 小結
參考文獻
3.4 根系硝態(tài)氮吸收對黑麥草持續(xù)再生的調控機制
3.4.1 引言
3.4.2 材料與方法
3.4.3 結果與分析
3.4.4 討論
3.4.5 小結
參考文獻
3.5 細胞分裂素調控的不同茬高黑麥草再生機制研究
3.5.1 引言
3.5.2 材料與方法
3.5.3 結果與分析
3.5.4 討論
3.5.5 小結
參考文獻
3.6 生長素誘導的葉根信號傳遞對黑麥草再生的影響
3.6.1 引言
3.6.2 材料與方法
3.6.3 結果與分析
3.6.4 討論
3.6.5 小結
參考文獻
3.7 結論
第4章 總結與展望
4.1 宏觀和微觀的有機統(tǒng)一
4.2 化感與牧草再生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