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學》適合于自然愛好者、植物愛好者、園藝工作者、環(huán)境工作者及普通學生閱讀,不要求讀者具有專門的植物學知識!盎ㄊ呛饬课覀兩钯|量的一個標尺”。很少有人會不喜歡花,但實話說,懂花、細心觀察過花并研究過花的構造、功能與起源的人不算多。這部優(yōu)美、簡明的著作從你所熟悉的玫瑰萼片講起,內(nèi)容涉及花的結構,花朵何時開放、何時凋零,花粉與傳粉,花與昆蟲的互動,花的進化等等。英文版1999年出版后受到《紐約時報》、《科學》和《自然》的好評。
伯恩哈特(PeterBetnhardt 1952一),美國圣路易斯大學生物系教授,美國密蘇里植物園、澳大利亞悉尼皇家植物園副研究員。講授的課程有《植物與真菌》、《民族植物學》(Ethnobotany)、《傳粉生物學》、《蘭花生物學與蘭花分類》。出版的植物學通俗作品有《狡猾的堇菜和地下蘭》、《自然韻事》、《玫瑰之吻》以及《花園中的諸神》。
譯者:劉華杰,北京大學哲學系、北京大學科學傳播中心教授。
導言
第一章 兄弟情與姐妹屋
第二章 完美的限度
第三章 比薩餅上的小豬
第四章 何時開放
第五章 何時凋零
第六章 花粉、罪犯、政治與虔誠
第七章 富有成果的結合
第八章 原始吸引
第九章 回報
第十章 不招人喜歡但頗有效
第十一章 精神分析與小夜曲
第十二章 忠誠與不忠誠的蜜蜂
第十三章 會叫的樹
第十四章 F代表偽裝(Fake)和花朵(Flower)
第十五章 飄散于空中
第十六章 自我婚配和處女生殖
第十七章 第一批花朵
有關花的術語解釋
參考文獻及相關說明
譯后記
中文新版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