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艷萍編著的《懂得收藏也不難(2)》主要是從畫家、收藏家和欣賞者的角度來分析書畫藝術的收藏情況,力圖從一點突破,帶給讀者一個完整而有效地收藏觀。本書首先研究的是中國美術史上的一個重要命題:人品即畫品,由此展開對人的因素的剖析,得出收藏藝術不能僅僅局限于技術層面,使用層面,而應該注意他的精神領域。
龔良編著的《萬俐文集》為南京博物院學人系列叢書之一。本書共收集論文48篇,文字約40萬字,線圖約150個,彩版30幅(合8面)。作者萬俐,供職于南京博物院文物保護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為文物保護與修復,有的研究成果已獲國家專利。本論文集主要內容也集中在文物保護與修復領域,其中多數文章均已發(fā)表。
本書以攝影畫冊的形式展現作者收藏的部分毛瓷藏品。主要內容包括:獨特的景德鎮(zhèn)瓷器;釉下紅梅小文具;酒具及調味用具等。
本書是《周時奮文存》之一種,以各博物館為主要描述對象,共涉及寧波博物館、寧波幫博物館、浙海關舊址博物館等11個博物館,但內容并非在于論述作為建筑物的博物館,而是闡述了博物館陳述內容的結構、次序和邏輯,因而可以視作一種特殊的應用文案例集,具有借鑒學習價值。
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收藏指南.
本書研究整理了中國各級郵政部門從1958年到2012年使用的涉及航天題材的各種郵政戳記,給出了1500多種航天郵戳的圖樣以及它的使用日期、地點、形狀、尺寸、圖文主題。主目錄按地區(qū)編排,同時還給出了按時間序列編排的簡目。每個郵戳都編有唯一的含有地區(qū)和年代的序號,便于尋找、交流和收藏。
中國紫檀博物館是由全國政協(xié)委員陳麗華女士投資兩億元興建的中國規(guī)模**的紫檀雕刻藝術博物館,于1999年9月開館。中國紫檀博物館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建國路23號,京通高速路高碑店北側,為仿明清建筑。中國紫檀博物館陳列展出各類紫檀精品近千件,這其中的大部分是以故宮原品為藍本制作而成。館內除以故宮為范本的主題展覽外,還有以國內著
無論你是充滿好奇心的游客,或是藝術歷史學者,無論你是希望探尋中國文化的博物館管理人員,還是中國藝術的愛好者,都不容錯過《中國博物館指南(英文版)》!吨袊┪镳^指南(英文版)》由三位英美作者撰寫、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編寫的手冊,收錄有我國近200家博物館,以地道的英文,海量精彩圖片,引領讀者跨越古今,感受令人心醉神迷的中國歷
本書收錄了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郵政系統(tǒng)發(fā)行的藝術題材的郵票若干組。介紹了每一枚郵票的發(fā)行數量、設計者、印刷廠等知識,采取簡短、淺顯易懂的文字加以介紹,重點介紹每一張郵票發(fā)行的背景知識及其所包含的百科知識。
本書介紹古玩的基本知識,還介紹了陶瓷、古玉、書畫等古玩的鑒別與欣賞方法,內容包括古玩總述、古代陶瓷鑒賞、古玉鑒賞、銅器鑒賞、書畫鑒賞、織繡鑒賞、印章鑒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