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斯托夫論西方哲學》為“北京大學人文學科文庫·北大外國哲學研究叢書”之一種,亦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成果。本書概述了俄國哲學家舍斯托夫?qū)κ晃鞣秸軐W家的評論,包括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笛卡爾、斯賓諾莎、康德、黑格爾、克爾凱郭爾、尼采和胡塞爾。這些哲學家是西方哲學史上的杰出代表,
柏拉圖論正義與幸福-(《理想國》第一卷研究)
Dike基本上指宇宙秩序。在古希臘人的宗教中,宇宙秩序由神明維持,但神明是通過自然和人心,而不是通過外部干預來維持這一秩序。人這種東西承受不了太多現(xiàn)實。早期希臘人有能力獲得自己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們能比大多數(shù)人類承受更多的現(xiàn)實。他們的宗教顯明了這一點。
倘若將《神譜》與《勞作與時日》合起來看,它們或許在希臘人關于永恒的重大的問題方面,為我們提供了早的經(jīng)久不衰且系統(tǒng)的反思,而這些問題至今仍困擾著我們:人類與那些強大的神明之間具有何種關系?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對人類生活是友善的、敵視的還是冷漠的?人類在這樣的世界中應當如何生活?赫西俄德關于上述問題的見解,極大地影響了整個古
本書從總體上研究了阿爾貝特??施韋澤的思想。施韋澤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實踐者,但是這一過于光輝的形象,使人們忽視了他的哲學和思想成就,本書就是為了揭示施韋澤的這一面相。因此,本書直接從文本出發(fā),分析其思想。本書在施韋澤的《文化哲學》等重要著作的基礎上,分析了施韋澤的思想方法,以及他在倫理學、自然哲學等多個
按照德勒茲的說法,福柯的世紀已經(jīng)到來。�?碌挠绊懣缭搅藢W科的藩籬,遍及整個人文社會科學,其早期思想消解主體,提出人之死;晚期思想又回歸主體,大談倫理效應,被視為古典德性倫理的現(xiàn)代復興。所謂神龍見首不見尾,�?碌乃枷耄簧嘧�,光怪陸離。他思想犀利,妙筆生花。這些迷人的外表掩蓋了對他思想來源本身的追問。本書試圖從思想史角
本書以近代西歐哲學歷史發(fā)展為主線,通過論述宗教改革后西歐的宗教地位和宗教影響、新教價值觀與近代哲學精神,著重探討了近代西歐哲學的誕生和發(fā)展如何受到宗教神學和經(jīng)院哲學的影響;同時,近代西歐哲學如何在批判宗教神學和經(jīng)院哲學的基礎上發(fā)展了自己的自我意識,進而展示了從17世紀到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在調(diào)和信仰與理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在尼采的哲學中,你處處都能感受到精神的力量,你會循著他的思想發(fā)現(xiàn)自我內(nèi)在的強力意志——這是一股非同尋常的使生命得以超越自身的強大力量。正是這種渴望,表現(xiàn)出了生命那種永不停息的超越本性。本書摘選尼采哲學著述精髓,每一篇每一段,都飽含著他對自我與世界的深刻洞察。那些道破人生與人性的金玉良言,可謂句句真理,讓人猶如醍醐灌頂。
《理想國》一書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重要的哲學作品,是古希臘哲學的巔峰之作,在思想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独硐雵飞婕鞍乩瓐D思想體系的諸多方面,包括哲學、倫理、教育、文藝、政治等內(nèi)容,宗旨是探討理想國家的問題。全書以對話的形式展開,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通過其與他人的對話,設計了一個真善美相統(tǒng)一的政體,即可以達到公正的
本書主要從四個方面探討西方哲學的前沿問題研究:一、著眼于當代西方哲學形態(tài)與主題的演變和轉(zhuǎn)換,首先從總體上概括當代西方哲學發(fā)展的主流趨勢及其與當代西方社會發(fā)展的內(nèi)在關聯(lián),同時關注在哲學界倍受矚目的分析的形而上學、知識論、心靈哲學及法哲學研究的新進展。二、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政治哲學一直成為西方哲學中影響最為深遠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