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稿為詩集,由感懷黨恩、抒情感言、祖國新貌、師友情深、節(jié)令言志、追憶親人等六個部分組成。在感懷黨恩部分,歌頌了新時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和人民群眾心連心,攻堅克難,取得了脫貧攻堅的偉大奇跡;歌頌了重慶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各項工作取得的輝煌成就;記錄了基層黨組織關注民生,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公仆情懷和感人事跡。在抒情感言部分,觸景
本書是一本詩集,精選了作者多年來創(chuàng)作的40余首詩作,既有像《嫦娥》《風說》等現(xiàn)代詩,也有像《對友當歌》這樣的古體詩,還有像《那條小徑》那樣的歌詞,形式豐富!稄V場舞》《路燈》《蝴蝶》《沙漏》《致皺紋》等詩作寄寓了作者對生活的細致觀察;《恰同學少年》《致愛人》《致恩師》等詩作則飽含對友人、愛人、恩師的深情厚誼,情感豐沛。
作者為內蒙古師范大學蒙古學學院講師,魯迅文學院學員,先后在《花的原野》等刊物上發(fā)表詩歌、散文和報告文學等200多篇。本詩集收錄了作者創(chuàng)作于2007-2022年間的111首詩歌,主要涉及故鄉(xiāng)、生命、親情、愛情等方面的主題,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愛的思索。作者靈感來源于生活,但同時更高于生活。詩人用自己對生活的熱愛,
為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傳播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擬出版《蒙古族著名作家作品精選》系列叢書50冊。叢書擬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蒙古族作家用本民族文字創(chuàng)作的最具代表性、最具影響力的文學作品,包含詩歌、小說、散文、兒童文學等四種體裁。此套叢書選擇的作品,均通過描繪我國各民族之間和睦相處、安定團結的社會環(huán)境,謳歌了草原兒女對偉大
本書為詩詞愛好者斯陽的古體近體詩作品集。作者自大學期間養(yǎng)成寫詩的愛好,多年來創(chuàng)作了千余首詩詞,得之于實感,發(fā)乎于真情。本作品集精選其創(chuàng)作的345首,輯錄成冊,由律詩、詞牌和現(xiàn)代詩三類體裁構成。內容既有他學生時代的青春情懷,也有追夢人的情感漣漪,更有步入社會后的仰望星空。作者致崇古之誠、行守正之事、創(chuàng)新韻之意,包含了他對
本書稿系歷代名家玉田詩集匯編,收詩約1000首,收錄以下詩集:1.朱熹玉田詩集;2.林擇之玉田詩集;3.張以寧《翠屏集》詩集;4.郭文涓《享帚集》;5.林春秀《枕曲集》;6.陳殯詩集;7.李若初詩集。書稿分正文、附錄兩個部分。文即原詩以及注釋、點校、賞析、點評,附錄收入相關資料。書稿提供背景材料,并注釋、賞析詩詞,具賄
本書為女詩人唐烈的詩歌新作集,收入近年創(chuàng)作的詩作40余首。由于作者旅居德國的緣故,這些詩或抒發(fā)對祖國、故鄉(xiāng)的深情,或回望青春的美好,同時也觀察德國的世事、人情、風景、歷史,發(fā)隔洋之思。本詩集還配有旅德攝影家王鳳波的40余幅攝影作品,這些作品十分精彩,既獨立于詩歌的文字,又與這些文字形成一種相互交談、理解和補充的關系,使
本書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精選能夠反映各族人民共同締造偉大祖國的歷史進程、展現(xiàn)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生動事實的中華經(jīng)典詩詞一百首,按壯、漢雙語對照編排,配全書壯漢雙語音頻。中華經(jīng)典詩詞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價值共識。本書的出版,有利于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
該書為《蘇州全書》叢書甲編中的一種,以影印版形式呈現(xiàn)。清潘奕雋撰。前有《三松自訂年譜》一卷,記錄潘氏生平,為潘氏自訂,可信度高。《三松堂集》二十卷,收錄潘氏生平所作古今體詩十七卷、試帖一卷、水云詞兩卷。文四卷,收錄潘氏所作策問、表、序、書、題跋、記、傳、墓志、雜著等。《三松堂續(xù)集》六卷,所收錄皆為潘氏所作古今體詩。潘氏
該書為《蘇州全書》中的一種,歸屬甲編,采用影印方式呈現(xiàn)!秴嵌嘉拇狻罚稳肃嵒⒊季,共十卷。是書為蘇州地區(qū)較早之藝文總集,輯錄詩文凡六百余首,其內容與體例均對后世藝文總集編纂產(chǎn)生影響。詩文內容涉及輿地沿革、都邑城池、山水名勝、風俗物產(chǎn)、民生利害等諸多方面。明人錢穀賡續(xù)其作,輯有《吳都文粹續(xù)集》五十六卷《補遺》一卷。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