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長歌》為“周大新劇作選”系列第二部作品,作者為知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周大新。周大新早期作品《香魂女》同名電影曾榮獲柏林電影節(jié)金熊獎。他對人性、人心的洞察細微,其筆觸打動人心,感人至深。20世紀,是巨變的年代,也是崛起的年代。本書以劇本的形式,講述了20世紀初一名年輕人——尚達志立志傳承家族紡織企業(yè),以實業(yè)救國為
《成圣:張仲景》為“周大新劇作選”系列第一部作品,作者為知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周大新。周大新早期作品《香魂女》同名電影曾榮獲柏林電影節(jié)金熊獎。周大新對人性、人心的洞察細微,其筆觸打動人心,感人至深。本書是作者為被后人尊稱為“醫(yī)圣”的張仲景創(chuàng)作的劇本。張仲景雖然留下了無數(shù)個千古名方,被人們所銘記,但是記述他的史料卻很少
嗨,你在哪? 要學會在院子里仰望星空,俯視生活。 這一生,總要有一處屬于自己的院子。 我們將清風掛在院子,顧盼生姿,承載著萬物,思緒如山脈縱橫綿延,古老的太陽、月亮、星辰,在院子里空蕩浩大,無邊無際。 收拾起腐朽的舊物,清理時光的雜樹,扶正一堵正要倒塌的墻,我們努力鋪開著院子的錦緞,陳列出素雅的色彩,所有的季節(jié)
該書是一部戲曲作品集。輯選作者創(chuàng)作的經典戲曲作品,包括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劇作《湯顯祖與臨川四夢》,紀念四大須生譚福英誕辰110周年劇作《文天祥》,梅蘭芳大師誕辰130周年的劇作《牢獄鴛鴦》《春燈謎》。當前戲曲舞臺上缺乏的京劇花旦表演劇作《嬰寧》《救風塵》,2006—2011年教學中為學生畢業(yè)創(chuàng)作劇目劇本《印象墻頭
本書收集整理了周慶榮創(chuàng)作的散文詩作品,他將“凝視”作為一種特殊的觀察方式,書中文字實現(xiàn)了對場景的敘述和對目標事物意象性細節(jié)的萃取,讓現(xiàn)實中的發(fā)現(xiàn)與批判和理想主義互相握手言和。直抵人心的“凝視”是一種超越直接感知的方式,也是一種通過靜止和聚焦的觀察來洞察事物本質的方法論。
本書是一部散文集。呈現(xiàn)了巴丹吉林沙漠浩瀚、獨特的自然風光以及遙遠的歷史文化。本書收錄的十九篇散文作品是作者對奇特有趣的沙漠生活的一次文學書寫。如《那斯騰》《巴丹吉林:沙漠中的人事物》《額濟納的農民生活》《在沙漠失聲痛哭》《沙漠愛情故事》《夜行者》等篇章,都是視角向下,書寫普通人的悲歡愛恨,體現(xiàn)了作者濃厚的人文情懷和獨特
本書于2020年7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首次出版,此次因館配需求定制新版,屬“散文名家”套系中的一種,現(xiàn)內容無修改。本書是一部散文集,由三部分組成,即“生命的溫潤”“秋葉靜美”及“站立的風景”,收入作者寫于不同時期的二十余篇散文。《菜花哪里去了》書寫偶遇小朋友的童真可愛,《那些帶著鮮花和微笑的人》講述天橋下賣花人的故事,這
本書是一部長篇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于浙江廣元開展協(xié)作27周年之際,對浙廣對口幫扶、“5·12”災后援建、東西部扶貧協(xié)作、新一輪東西部協(xié)作“四個階段”的典型事例進行了概述總結,呼應了中西部協(xié)作、共同富裕、綠色發(fā)展等時代課題。作者廣泛走訪調研采寫了大量人物故事,以紀實的手法展現(xiàn)了兩地27年來宏偉壯闊的合作篇章,講述了兩地干部群眾
本書于2022年2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首次出版,此次因館配需求定制新版,屬“禮贊時代”套系中的一種,現(xiàn)內容無修改。本書是一部長篇報告文學。通過歷史回顧、故事敘述、人物訪談、場面描摹、事件分析、專家評說等表現(xiàn)手法,全面、真實呈現(xiàn)四川郫都戰(zhàn)旗村致富奔康、砥礪奮進的艱苦歷程,重點書寫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戰(zhàn)旗村黨組織的帶領下,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