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存在主義心理學為理論背景,探究了十位非裔美國作家自傳中的存在性焦慮,展示了其“我只身前行,卻仿佛帶著一萬雄兵”的孤勇和頑強的生命力。道格拉斯努力尋找價值、道德感,諾瑟普為奴12年竭力求生存,赫斯頓從未放棄超越、創(chuàng)造自我,休斯用寫作應對焦慮,布克在事業(yè)中體現(xiàn)個人價值,賴特在困境中完善人格,馬爾科姆玩世不恭卻也志存高
本書作者托尼·費爾南德斯,溫情而理性地講述了自己創(chuàng)業(yè)多年一路走來的深切感受和其中發(fā)生的種種難以忘懷的故事。受家庭影響,托尼小時候就夢想成為一名飛行員、足球運動員或賽車手。2011年,白手起家的他憑借執(zhí)著的信念和不服輸?shù)捻g性,創(chuàng)立了亞洲航*空公司,連續(xù)九年被評為“世界zui佳低成本航*空公司”。后來又陸續(xù)打造了自己的F1
誰是斯圖爾特布蘭德? 他在20世紀60年代創(chuàng)立《全球概覽》,刊登了全球第yi張整個地球的彩色照片,喬布斯盛贊該刊物是影響了幾代人的圣經(jīng)并在斯坦福大學演講時引用布蘭德的名言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他蕞早提出了個人計算機的概念,早在個人計算機出現(xiàn)的7年前就多次暗示計算機一定會向普通民眾普及,被譽為硅谷的精神導師; 他創(chuàng)建了虛
AndréWeil是20世紀最偉大的數(shù)學家之一,也是最好的數(shù)學史學家之一。Weil的文筆斐然,善于尖銳地表達觀點。我們或許可以說,Weil的舌頭就像一把刺入事物深處的雙刃劍,可能很傷人,但如果有人愿意傾聽并遵循,會發(fā)現(xiàn)Weil所言往往是正確的,而且大有裨益。因此,Weil所寫的數(shù)學、數(shù)學家及其歷史是充滿趣味的。基于此,
本書是英國歷史學者、傳記作家亞歷克斯·丹切夫所撰寫的比利時畫家馬格利特的詳盡傳記。勒內·馬格利特(RenéMagritte,18981967)是福柯和維特根斯坦在智識上的對話者,也是備受設計師和廣告商青睞的畫家。丹切夫致力于用跨學科來探索藝術想象,著有多部藝術家傳記,《馬格利特
《喬丹法則》在20世紀90年代出版后,喬丹暴怒。作者薩姆·史密斯憑借NBA芝加哥公牛隊隨隊記者的身份,追蹤著1990/1991賽季公牛王朝首冠的全過程,也看到了很多潛藏于幕后,不為人所知的故事。作者口中的喬丹不再是官方包裝下優(yōu)雅、無敵、英俊的完美戰(zhàn)神,而是一個在極致的好勝心驅使下,冷酷嚴厲、刻薄偏執(zhí)的暴君
理解精神分析的zui佳方式仍然是追溯其起源與發(fā)展。Freud,1923a(1922),《弗洛伊德:全集(德文版)》第十三卷,21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學著作全集(標準版)》第十八卷,235 作為心理治療中zui為歷史悠久、目前(國內)發(fā)展zui成規(guī)模的流派,精神分析以其復雜和深邃而聞名。面對這一學派
這是關于馬基雅維利這位至關重要的意大利哲學家和《君主論》作者的圖畫通識讀本。馬基雅維利關于治國的經(jīng)典著作《君主論》出版于四百多年前,至今仍有爭議,因為它具有驚人的坦率性。本書追溯了這位矛盾的現(xiàn)實主義者多姿多彩的生活,他清醒的愛國主義精神使他成為第一位真正的現(xiàn)代政治學家。馬基雅維利被認為是后現(xiàn)代公民社會辯論的核心。本書將
《博爾赫斯談話錄》是博爾赫斯極具代表性的一部訪談集,從1966年美國作家理查德·斯特恩的訪談開始,到1985年博爾赫斯前往瑞士前在阿根廷接受的最后一篇訪談結束,共計十六篇,跨度長達20年,由理查德·伯金編輯成冊。在這些訪談中,博爾赫斯廣征博引,縱談文學、閱讀、寫作、哲學、失明、生死,從中顯示出博爾赫斯不僅是一位坦率、幽
本書作者徐思眾為我國珠心算教育專家,20世紀90年代因其精湛的專業(yè)教學和研究能力受到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接見,后被馬來西亞政府禮聘為國家珠心算教育顧問,他和馬爾蒂爾因此結緣,相識相知近30載。全書共分為9個篇章,具體內容為:第1章回憶了“我”結緣馬哈蒂爾的起因及二人第一次見面的細節(jié);第2章講述了“我”如何用中國傳統(tǒng)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