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圍繞馬克思主義信仰展開研究,澄清了若干相關問題:一是指出了馬克思主義信仰概念確立的合法性依據(jù),以及這一概念所包含的目標、理論、道路和人格四方面內容;二是總結歸納了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在社會、組織和個體中的不同功能表現(xiàn);三是揭示了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心理結構,指出它是需要、認知、情感和意志的統(tǒng)一體,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馬克思主
本書是由2018年北京大學舉辦的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與會代表的發(fā)言論文中精選的部分論文,由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人員按照不同的主題進行編輯而成。本書主要圍繞馬克思主義與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條主線,直面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復雜問題,研究和分享中國經(jīng)驗,促進馬克思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的交流、傳播與發(fā)展,推動世界文明的進步
本書共七章,內容包括:毛澤東建立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理論淵源及實踐依據(jù)、社會主義制度形成的實踐基礎、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對新中國制度建設的構想、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建立、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與發(fā)展、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經(jīng)驗與啟示、鄧小平對毛澤東創(chuàng)立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與發(fā)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和全體干部依然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和實踐馬克思主義。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經(jīng)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jīng)典涵養(yǎng)正氣,淬煉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本書分為十九講,重點闡述了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當代價值,
《馬克思主義文藝論著選講》是國內同類教材中優(yōu)秀和經(jīng)典的版本,力求從歷史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去理清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的主要線索,從文藝思潮、文藝運動、文藝史等方面闡明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的觀點和見解的基本精神及其主要意義,以避免使某些理論觀點和個別結論僵化。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需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發(fā)展。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
本書共分為6章,內容包括:世界公民的全球眼光、中國文明和中國的社會歷史結構、中國市場與世界經(jīng)濟的雙向互動、對西方殖民侵略的揭露和鞭撻、開辟亞洲新紀元的曙光、邀請馬克思恩格斯到中國來旅游。
《馬克思主義與歷史學》一書是研究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經(jīng)典著作,將會給馬克思主義研究者帶來深刻的啟迪,促使馬克思主義者進行理論反思。里格比在書中對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進行了全面深刻的探討,圍繞生產力、生產關系、經(jīng)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馬克思的思想遺產是模糊的,對歷史唯物主義做功能解釋不能回應對
馬克思主義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產生于19世紀40年代,在當時的發(fā)展背景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yè)革命和城市化對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空想社會主義者的城鄉(xiāng)結合思想和李比希的農業(yè)化學理論等為馬克思、恩格斯提供了思想啟示。馬克思、恩格斯在前人的基礎上,結合當時社會狀況,深入分析西歐城鄉(xiāng)
《資本論》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體系研究-(2017年全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術研討會文集)
作者認為,馬克思正義思想經(jīng)歷了萌芽、形成、發(fā)展和深化的過程。在萌芽時期,是對自由主義正義思想的崇尚與追尋;在形成時期,是在批判自由主義正義思想哲學基礎上,確立了自己正義思想的唯物史觀哲學基礎,表現(xiàn)為正義哲學思想;在發(fā)展時期,是用唯物主義方法論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非正義性;在深化時期,通過對東方社會的研究,豐富和完善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