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根據(jù)教育部建設“四新”學科的培養(yǎng)要求,融合了園藝學、園藝植物育種學、植物組織培養(yǎng)、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胚胎學、免疫學、生物安全、信息學及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的理論與技術,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園藝植物生物技術的概念、原理、方法與技術。全書包括緒論、園藝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理論基礎與基本技術、園藝
本書作者經(jīng)過野外調查、分類鑒定和文獻整理,整理挖掘出茂蘭自然分布的355種(含種下等級,下同)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包括石松類和蕨類植物15科19屬28種、裸子植物4科7屬10種、被子植物103科230屬317種,其中叉脊天麻和密苞葉薹草為貴州新記錄種。石松類和蕨類植物科的排序按照PPGⅠ系統(tǒng),裸子植物科的排序采用鄭萬鈞系
本書以熱帶花卉栽培技術為主線,對其基本理論與技術知識體系進行了系統(tǒng)的梳理。內容主要涉及熱帶花卉的栽培條件、花卉的栽培管理技術、花卉的繁殖技術以及花期調控技術等。全書結構新穎,系統(tǒng)性強,符合花卉行業(yè)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圖書從熱帶花卉行業(yè)認知角度構建內容體系,力求融科學性、知識性、先進性、實用性于一體,并力求反映當前國內外
本書為園林植物識別與應用圖鑒類書籍,全書共收錄贛南地區(qū)園林植物140科447屬715種,其中蕨類植物6科9種,種子植物134科696種。其中含園林植物種類最多的為禾本科達51種,其次為菊科32種、豆科27種、百合科25種、薔薇科和天南星科23種、棕櫚科22種、仙人掌科21種。是目前為止收錄贛南園林植物最全面的書籍。綜合
本書內容包括:緒論、國內黑果腺肋花楸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特性研究進展、國內黑果腺肋花楸種苗繁育和栽培技術研究進展、黑果腺肋花楸活性成分及功能研究概況、寧夏南部山區(qū)引種黑果腺肋花楸限制性因子研究、黑果腺肋花楸在寧夏的適應性研究、黑果腺肋花楸逆境脅迫生理響應研究、寧夏引種黑果腺肋花楸苗木繁育與栽培技術研究、涇源縣引種黑果腺肋花楸
本書從現(xiàn)代林業(yè)基本理論介紹入手,針對林木良種生產(chǎn)與苗木培育技術、造林技術、主要林種營造技術進行了分析研究;另外對林木養(yǎng)護技術做了一定的介紹;還對現(xiàn)代林業(yè)的發(fā)展與實踐提出了一些建議。
家庭園藝愛好者在享受侍弄花草、春種秋收的樂趣的同時,難免會遇到諸多問題。對此,本書重點就家庭園藝種植、插花藝術、盆景制作、園藝攝影、園藝養(yǎng)護等內容進行了深入解析,逐一擊破種種園藝難題,幫助園藝愛好者加深對家庭園藝的認識,提升家庭園藝技術,享受家庭園藝的樂趣。
在宿根性多年生草本花卉中,根莖特別肥大,成塊狀或球狀,可儲存養(yǎng)分供發(fā)芽開花者稱為球根花卉。依肥大的形態(tài)及部位的不同,可分為鱗莖(如百合、朱頂紅、水仙、火球花)、球莖(如唐菖蒲、番紅花、大花小蒼蘭)、塊莖(如大巖桐、彩葉芋、長筒花)、塊根(如大麗花、嘉蘭)、根莖(如美人蕉、紅姜花)等。凡植物的莖、葉肥厚多汁而耐干燥者稱多
凡植物的葉形、葉色美麗而具有觀賞價值者,我們統(tǒng)稱為觀葉植物。觀葉植物一樣能開花,但通常觀葉價值勝于觀花價值。觀葉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及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均屬多年生宿根草本,如粗肋草類、黛粉葉類、蔓綠絨類、黃金葛類、合果芋類等。木本植物大多數(shù)屬灌木或灌木狀、小喬木狀植物,如金葉木、彩葉木、龍舌蘭類、朱蕉類、竹蕉類、福祿桐類、
本書收錄植物225種,大多為華南地區(qū)現(xiàn)有栽培種類,有個別是國內首次發(fā)表的最新品種。觀葉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及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均屬多年生宿根草本,如粗肋草類、黛粉葉類、蔓綠絨類、黃金葛類、合果芋類等。木本植物大多數(shù)屬灌木或灌木狀、小喬木狀植物,如金葉木、彩葉木、龍舌蘭類、朱蕉類、竹蕉類、福祿桐類、鵝掌藤類、冬青衛(wèi)矛等;少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