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結合英語教學實際案例,對英語教學方法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總結,分析了英語聽、說、讀、寫教學的新思路,并結合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一些理論,從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等角度,從英語閱讀模式、寫作模式等方向,分析了教師的角色定位及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策略,剖析了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新路徑。本書邏輯清晰,內(nèi)容翔實,對
該教材將分為以下章節(jié):1.什么是DEP?2.閱讀、筆記和研究建議占10%的權重。3.聽力和記筆記,占10%的權重。4.課堂寫作,結合兩篇書面文章的觀點,權重為15%。5.研究報告20%權重。6.口頭陳述:5-7分鐘,基于研究報告,10%的權重。7.考試1(學期中的閱讀和聽力,10%的權重)。8.考試2期末,所有宏觀技能
本書針對教材內(nèi)容提供豐富的教學指導,補充多元的教學建議和教學技巧,幫助教師根據(jù)教學需要及學生特點,有效使用教材,科學設計教學流程,切實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本書與學生用書對照排版,書中包括紙質(zhì)教材和數(shù)字資源中的音頻和視頻腳本、多角度的練習和活動答案、語言點講解和文化信息、實用的教學建議,以及新穎的教學補充活動,旨
本書針對教材內(nèi)容提供豐富的教學指導,補充多元的教學建議和教學技巧,幫助教師根據(jù)教學需要及學生特點,有效使用教材,科學設計教學流程,切實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本書與學生用書對照排版,包含學生用書的全部內(nèi)容,并提供詳盡的教學輔助材料,包含紙質(zhì)教材和數(shù)字資源中的音頻和視頻腳本、練習參考答案、文化信息、語言講解等。此外,
《語言測試與評價2024第一輯(總第四輯)》本輯將聚焦語言測試與評價研究,旨在展示國內(nèi)外語言測試與評價領域理論研究和實踐成果。為我國語言測評實踐提供學理支持,推動學術研究成果在實踐中的應用,提升教師測評素養(yǎng),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高質(zhì)量人才,全方位服務社會發(fā)展,促進我國教育發(fā)展與質(zhì)量。《語言測試與評價2024第一輯(總第四輯)
作品從高校思政課程介紹入手,針對高校英語專業(yè)《綜合英語》課程教學與思辨能力培養(yǎng)、高!毒C合英語》課程中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了分析研究;另外對高校英語專業(yè)《綜合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措施、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路徑做了介紹;同時針對高校英語專業(yè)《綜合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案例做了相應研究。
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的深入,大學英語的定位和教學要求有了深層次的變化,對大學英語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英語教育工作者應該勇于摒棄落后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以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社會主義新人為使命,積極更新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本書總結了大學英語教學行之有效的教學理論,從多模態(tài)教學、互動式教學、文化教學、生態(tài)教
本書界定了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以及它的理論溯源,通過訪談法,了解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出大學英語實踐中應用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以及不足,根據(jù)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的定義、特點、理論基礎,重新構思大學英語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流程和教學模型。探究其教學理念和基礎,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學習,改革教學過程,倡導教師與學生的平等
本書是為德語作為外語的學習者所編寫的詞匯訓練教程,針對具有初級水平的A1、A2階段學習者,可與《新求精德語強化教程》(初級)或其他任何初級德語教程配套使用,適用于課堂教學和自學。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詞匯精解與練習,包括24個主題,涵蓋了德語初學者常接觸的各個話題領域,還特別加入了中、德兩國國情相關的詞匯知識。每
本研究以中國本科生的英語寫作者身份特征及其建構協(xié)商過程為重點,探索寫作者身份理論及實踐的本土化問題。本研究利用74篇學生論文語料和4名學生的訪談數(shù)據(jù),分析了中國大學生的寫作者身份問題,同時采取三角互證的方式,提供深度描寫,包括從單純的描述到解釋。通過定量和定性分析,本研究不僅較全面考察了國內(nèi)大學生如何通過文本中的元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