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一生創(chuàng)作了新舊體詩七十余首、散文詩二十余篇,另有譯詩若干。他的詩作十分精粹,有些名句甚至成為其一生學問文章的總綱和寫照,至今傳頌眾口,如“橫眉俯首”聯(lián)、“度盡相逢”聯(lián)。他以“我以我血薦軒轅”表達志向,以“夢里依稀慈母淚”抒寫親情,以“于無聲處聽驚雷”凝聚期待。魯迅的一生是詩意的,毋寧說,他將生命活成詩。他的散文乃至
這是一部年鑒派風格的中世紀文化史名著,作者采用結構主義、象征主義和心態(tài)史的理論方法,力圖從總體上把握中世紀人是如何看待他們周圍的世界的。中世紀的社會、經濟、政治和宗教行為都受到當時世界觀的制約。本書通過中世紀的通俗文學作品——如英雄傳奇、史詩、騎士傳奇、吟游詩人的愛情歌曲以及但丁的作品,還有眾多拉丁文著作,來探討中世紀
石城縣位于江西省東南部,為贛州市下轄縣,是江西進入閩西粵東必經之地,素有“閩粵通衢”之稱。石城因境內“環(huán)山多石,聳峙如城”而得名。它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素有“中國白蓮之鄉(xiāng)”的美譽。為全面介紹石城山水風情,宣傳石城人文精神,擴大石城影響力,提升石城美譽度,石城縣政協(xié)組織編撰了本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通過“源遠流長,
《黎川古村》是政協(xié)黎川縣委員會主編的一部文史資料。全書分中國傳統(tǒng)村落、省 級傳統(tǒng)村落、其他歷史文化古村三個部分,收入有代表性的古村25個,從村情概況、風 景名勝、名人名賢、建筑遺存、民間故事等幾個方面,全方位展示黎川縣境內深厚的人文 積累、優(yōu)越的地理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古村古鎮(zhèn)的整體風貌。為了保護好、利用好這些珍貴的歷
本書是一部反映全國抗戰(zhàn)時期,鄂豫邊區(qū)愛國民主人士與新四軍真誠合作、投 身抗戰(zhàn)的史料專輯。這些愛國民主人士或是前清進士,或是辛亥革命功臣,或是國 民黨政府官員,或是卓有聲望的地方耆宿,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的感召之下, 他們毅然決然地走上了與中國共產黨合作抗日的道路。比如擔任邊區(qū)民主政府縣 長的蔡韜庵、熱心為新四
《走近酈道元》是一部全面記述酈道元家世與生平的專著。該書以南北朝這段 百年亂世為大的歷史背景,以豐富而翔實的史料,清晰而嚴謹?shù)姆治?簡潔而生動 的語言,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位胸懷大志、愛憎分明、不畏權貴、忠君體國、博覽群書、才 華橫溢、著述傳世的北魏名臣和偉大地理學家的生動形象。同時,還通過抽絲剝繭 的敘述,為大家詮
東厓公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制定頒布《王氏族約》。至今400多年來,《王氏族約》為鄉(xiāng)村地方基層治理,促進民風純樸、宗族敦化、社會和諧起到了重要的歷史性作用!锻跏献寮s》共十章計12500余字,囊括祠儀、馂儀、冠婚、喪祭、內治、嘉言、善行等10個方面內容。族約要點體現(xiàn)在敦親睦族、儉勤持家、修身為善、居官清廉、孝親敬
人物年譜。李季,現(xiàn)代著名詩人。代表作長篇敘事詩《王貴與李香香》,這首長詩,熱情歌頌了陜北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翻身鬧革命的斗爭事跡,成功地塑造了王貴和李香香的動人形象。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茅盾稱它“是一個卓絕的創(chuàng)造,說它是民族形式的史詩也不過分”。2022年是著名詩人李季百年誕辰之際,《李季年譜》以時間為順序
本書是宋代詞人李清照的傳記。在這本傳記里,李清照從女孩成長為女人、妻子、作家,她生活在真實的、復雜的、世俗的人文環(huán)境之中,她也活在自己塑造的文學世界之中,在少女時代,受到蘇東坡、黃庭堅、曹希蘊、魏玩等文學榜樣的激勵,作者細筆推測與描述宋代文化風華中成長的少女;在青年和中年時代,研究詩詞進行創(chuàng)作,與丈夫趙明誠收藏書冊、研
本書為作者用九年時間打磨而成,以《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為藍本,結合近年來的最新史學研究,用通俗流暢的文字講述唐朝三百年歷史,共八卷。第六卷為《藩鎮(zhèn)鐵幕》,講述從唐肅宗登基平叛到元和中興這一段歷史,歷肅宗、代宗、德宗、順宗、憲宗五朝。肅宗和代宗接力,平定安史之亂,形式上統(tǒng)一了全國,卻留下藩鎮(zhèn)林立、宦官干政、外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