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第三增補本)》共收載新增品種126個,修訂或訂正品種89個。其中一部新增60個(成方制劑60個),修訂或訂正27個(藥材4個,成方制劑23個);二部新增65個(化學藥47個,輔料18個),修訂貨訂正62個(化學藥54個,輔料8個);三部新增1個。對《中國藥典》2010年版的附錄也進行了
《藥理學與中藥藥理學實驗指導/普通高等院校(中醫(yī)藥相關專業(yè))實驗教學指導》優(yōu)化和整合了原有實驗內容,按照理論驗證型、基本技術型、綜合分析型、設計開放型等四個層次構建實驗項目,適度增加了綜合分析型、設計開放型實驗項目的比例,注重實用性、科學性、先進性。教材內容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藥理學和中藥藥理學實驗基本知識與技能:
林丹、高紅昌主編的這本《藥學實驗室安全教程》是“藥學實踐教學創(chuàng)新系列教材”之一。全書共七章,系統(tǒng)地介紹了實驗室安全涉及的各方面知識,包括實驗室管理與安全、實驗技術和基礎儀器設備操作安全,危險化學品、易爆品、劇毒藥品等使用安全,電、氣及大型儀器使用安全,實驗室生物安全,實驗室急救與逃生,以及環(huán)境保護和實驗室污染物處理。特
《藥劑學模塊實驗教程/藥學實踐教學創(chuàng)新系列教材》系統(tǒng)整合,藥劑學相關的三門主干實驗課程——物理化學實驗、藥劑學實驗和藥物動力學實驗,旨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綜合分析和實踐創(chuàng)新的能力!端巹⿲W模塊實驗教程/藥學實踐教學創(chuàng)新系列教材》分為三篇,第一篇為藥劑學基礎實驗,使學生掌握基本實驗操作技能。第二篇為藥劑學綜合實驗,使學生
《藥學哲學》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一部將藥學與哲學進行交叉研究的具有理論體系的學術著作。其目的在于突出研究藥學發(fā)展的歷史中哲學和倫理思想,尤其聚焦現(xiàn)代高技術即納米技術、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對藥學發(fā)展的影響,在研究其基本影響的前提下,以“問題”為線索,牽動藥學相關實踐領域的應用哲學研究。 全書主要包括五大部分內容,除了序言之外
本書由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認證管理中心組織編寫,是抗結核病固定劑量復合制劑(TB-FDC)的藥品GMP檢查指南。針對我國TB-FDC藥品生產企業(yè)在藥品GMP執(zhí)行方面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結合TB-FDC藥品及其工藝特點,對TB-FDC藥品GMP檢查提出基本要求和檢查要點。
本教材針對藥品企業(yè)所需的生物檢定知識與技能,融入了《中國藥典》(2010年版)的主要檢定內容,共分為藥品衛(wèi)生學檢定、藥品有害物質檢定、藥品的生物活性檢定與藥品生物檢定統(tǒng)計四個模塊,每個模塊以“項目”為基本單元,每一項目均包括一個獨立的工作任務,通過完成該任務以達到所必需的基本知識與實踐技能。本教材采用與企業(yè)人才知識需求
分子藥理學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藥物作用機理的一門學科,是醫(yī)藥專業(yè)研究生的核心課程。其內容涵蓋受體、離子通道、信號轉導、酶、核酸、神經遞質、激素、自體活性物質和相關藥物研究進展,以及其前沿技術研究方法。本教材突出藥物及機體作用分子的結構、生物學特性和作用機理,體現(xiàn)了系統(tǒng)性、創(chuàng)新性和實用性。本書可作為理工科院校藥學、制藥工程
本書分為實驗技術和實驗部分。在實驗技術部分中主要論述了生藥學實驗中常用的顯微、理化鑒別及含量測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實驗部分中按藥用部位分類收載了20個實驗,基本涵蓋了所有生藥學研究的內容,尤其是加入了開發(fā)性實驗和自我測試實驗,力求改變學生照單抓藥實驗習慣,增強自主實驗的能力。為適應教育國際化的要求,增加了英文對照內容,
藥物的一種性質。大多數藥品在濕度較高的情況下,能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而引濕,其結果使藥品稀釋,潮解,變形,發(fā)霉等現(xiàn)象,叫做引濕性。也指在一定溫度及濕度條件下物質吸收水分能力或程度的特性。供試品為符合藥品質量標準的固體原料藥,試驗結果可作為選擇適宜的藥品包裝和貯存條件的參考。歐洲藥典藥品標準編寫技術指南(第三版)中制訂了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