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末這個思想、文藝和社會風尚都孕育著巨大新變的時代,蔡邕的代表作《筆論》和《九勢》在中國書法理論體系的構建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書以圖文互證的方式對這兩部書論內容進行詳盡解讀,放置到漢末宏大的歷史背景中去認識,聯(lián)系他豐富的人生和思想歷程去思考,理清書法理論與實踐源流去研究。首次提出了蔡邕以“勢”為中心的完整書法理論
1.從審美與藝術有機融合的角度對巴蜀石刻書法藝術的形式美、神采美以及文質美(內容表達)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揭示它重要的藝術價值。 2.從藝術傳承與發(fā)展的角度研究巴蜀石刻書法的表現(xiàn)技法,并針對書法材料中的刊刻工具、字形設色和石料材質等進行專門的研究,挖掘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雙重價值。 3.從歷史、美學、藝術的角度綜合
本書共五章,內容包括:習字常識、基本筆畫、偏旁部首、字體結構、作品欣賞。
本書以草、楷兩體并行,草書書體作為貼本,小楷書體作為釋文,書中既講解了草法規(guī)律,又直觀給予學書者字帖范本。
草書集唐詩
隸書集唐詩
篆書集唐詩
文徵明行書集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