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發(fā)展報告(2024)》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馬來研究中心與北京大學東盟國家研究中心合作,組織國內外本領域知名專家學者撰寫。 本書重點聚焦安瓦爾領導的團結政府執(zhí)政以來的施政理念、政策舉措及其影響,全方位、多維度、立體化呈現(xiàn)2023年馬來西亞在政治變革、經濟轉型、外交布局、文化教育等領域的最
本稿成書于作者在呂梁山區(qū)黃土村調研的過程中,作者以理論聯(lián)系實際,追隨著老農流動的方向,對黃土村、易地安置點峰聞苑社區(qū)、臨縣縣城、太原市等地進行調研,前后耗時3年,深入訪談了黃土村等村的60余戶三代農民家庭,其中包括90余位老農,其子孫代150余人,勾勒了一幅老農在鄉(xiāng)、在城生活的圖景。文分四部分:分析不同場景下的老農處境
紐約,一座由移民之手塑造的城市,每一寸土地都承載著悲歡離合,每一個角落都蘊藏著隱秘往事。本書是美國歷史教授泰勒·安賓德,以移民文化入手,耗時多年調查、采訪、梳理而成四百年來的紐約移民發(fā)展史,一定程度上也可看作是紐約的城市建設史。全書由紐約歷史上一個個真實的個體故事展開并串聯(lián),乘坐“內華達號”移民船第一個登上埃利斯島移民
本書對多速歐洲和中東歐國家的歐洲一體化進程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在充分回顧多速歐洲的理念、歷史沿革、具體實踐與學術探索的基礎上,對多速歐洲的概念與內涵進行了準確定義。在歐洲一體化問題上,本書借助社會學制度主義的分析框架,構建了評估一國歐洲化水平的指標體系。并以此為基礎,將相關分析框架代入中東歐國家的現(xiàn)實情況,對中東歐
20世紀30年代,蘇聯(lián)克格勃將目光投向英國劍橋大學,精心招募了五名才華出眾的間諜,由此誕生了諜報史上極具傳奇色彩的劍橋五杰。他們皆出身英國中上流社會,且都是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者。本書依托最新的文獻資料,輔以專業(yè)的剖析解讀,生動再現(xiàn)了劍橋五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非凡經歷。他們憑借卓越的能力和智慧,成功打入英國政府外交部
在初入職場的年紀遭遇就業(yè)冰河期,隨之而來的疤痕效應會持續(xù)存在。 隨著時間推移,當初就業(yè)受挫的年輕人到四五十歲會承受更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他們拒絕走出家門,拒絕與人交流;他們羞于求助,害怕求助,也不知向誰求助。當問題封存于家庭內部,當八十多歲的父母再也無力支持子女的生活時,8050家庭又該怎樣走下去? 本書將8050問題視為
為了調動智力資源來應對9·11事件給美國帶來的國家安全威脅,原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認為:我們必須再次擁抱學者和他們的智慧。然而,從實際來看,國家安全政策制定者與國際關系學者之間的距離已經變成了鴻溝。圣母大學國家安全中心創(chuàng)始主任、PackeyJ.Dee國際關系講席教授邁克爾·
進入21世紀以來,非洲國家共產黨在政黨政治、經濟建設、社會發(fā)展等方面作出了新探索、取得了新經驗。本書共分為11章,既有對非洲國家共產黨發(fā)展脈絡的整體性描述,也有對8個非洲國家共產黨實踐經驗的個案分析,同時還總結了資本主義國家共產黨對國際形勢的認知特征。此外,本書從學理意義上辨析了海外學界對“非洲社會主義”的概念界定。本
本書以系統(tǒng)的敘述方式,追述了負責創(chuàng)造“自我認同感”的殖民地語言政策和行為,并將殖民地印度的民族主義熱情的演變推向高潮。英國為其行政便利推行作為統(tǒng)治武器的語言政策導致了印度方言的平行發(fā)展:詩人、小說家、作家和記者創(chuàng)作了偉大而迷人的作品,制約和引導了印度的獨立之路。本書提出了一個理論主張,認為作為身份的語言在印度是一種殖民
高檔餐廳、便捷網購、聘請保姆……我們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時,常常忽略了背后的工作者。這些工作者承受著大量辛苦勞動,但工資十分低廉,其中不乏許多女性,她們存在于我們身邊常見的那些行業(yè):麥當勞的員工、健康護理人員、居家保姆、托兒所工作人員…… 兩位作者耗時10年,與數(shù)百位低收入女性展開交談,在此基礎上,翔實記錄了她們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