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東縣是一個崇文尚武、出將入相的人物大縣,既有廉潔奉公的包拯和晚清重臣李鴻章,更有一大批能征貫戰(zhàn)、保家衛(wèi)國的武將。元朝末年,社會動蕩,天下沸騰。終于經受不住生活的殘酷壓迫的草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反抗斗爭。鳳陽府流民朱元璋首義,百里之外的廬州府合肥縣一群布衣貧民遙相呼應,舉起了梭標、大刀。這些籍籍無名的草根,抓住了“時勢
白壽彝(1909年-2000年),回族,河南開封人,1953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5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光明日報》的創(chuàng)辦者之一。從一個能文能武的回族少年成長為一代史學大師、國之棟梁,白壽彝少年志在強國御侮,青年舊衣破履苦讀燕京大學,風雨如晦中主持點!敦ニ氖贰,幾次三番拒評
徐霞客,南直隸江陰人,自小就懷有南直隸情結。他摯愛六朝古都、大明帝都的燦爛文化,為南京雄據長江天險及虎踞龍盤的形勝,且歷來以堅守、傳揚中原文化和中華文明的杰出貢獻而自豪。他在長達4年的西南遠游途中,當聽到異鄉(xiāng)人士私下稱其“南京相公”,甚予認同并載入其《游記》。本書將他一路上與南京相關的人和事,因南京而獲濟的鄉(xiāng)愁編綴成書
《麗江人物記》是一本講述麗江和與麗江有關的過去的人物的書,該書以與麗江有關的人物的故事為主線,講述麗江的歷史文化。這些人物主要是歷史人物,主要以具有典型事跡的市民為主,不涉及政治風云人物。該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寫麗江人物,講述麗江一些名人軼事;第二部分寫木府的故事,涉及與木府相關的人物;第三部分講述旅居海外的優(yōu)秀麗江
寧陽山川鐘靈毓秀,文化積淀深厚,尤其受儒家傳統(tǒng)文化的浸潤,歷代名士文人輩出,創(chuàng)造了無愧于歷史的寧陽文化、寧陽文明,涌現(xiàn)出一大批圣哲先賢和杰出人物。他們宛如一顆顆璀璨的明星,在寧陽發(fā)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歷史的天空中閃爍著不朽的光芒。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更有許多仁人志士血灑寧陽熱土,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血薦軒轅,在國家
本書以報告文學的手法,立足于人物采訪和查閱檔案文獻,將時代風云與黃宏嘉的個人命運相互交織,用翔實的史料、生動的筆觸,通過眾多平凡事件的描寫,揭示了黃宏嘉鮮明的個性特征、工作作風和生活情致,以及不逐名利、務實求精的科學家精神,細致地展現(xiàn)了黃宏嘉從千里流亡、萬里從軍,到海外歸來、矢志報國,最后終成大業(yè)的心路歷程和壯闊人生。
本書在尊重史實和史學家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清晰的脈絡、嚴謹的布局、通俗的語言,生動完整地描繪了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一生,通過一段段故事呈現(xiàn)。詳細介紹了諸葛亮的生平經歷和主要事跡,重點記述其躬耕南陽、隆中對、過江作說、足食足兵、托孤等的過程。資料豐贍翔實,分析雄辯有力,見解深刻獨到,是中國古代史研究和歷史人物傳記創(chuàng)作
本書內容包括:劉思毅的新個體觀察筆記;和平臺打交道的人;“跑路”讓人上癮;品牌人的“孤獨”旅程;流量的“上山下鄉(xiāng)”。
本書是2018年年會的論文精選集,本書由六個單元組成,分別是《史記》思想文化研究、《史記》文學藝術研究、《史記》人物研究、《史記》文獻研究、《史記》接受研究以及《史記》相關研究。這六部分研究各有優(yōu)長,特別是綜合性研究多有獨到的論述。
本書共收入48篇學術論文,近50萬字。所收論文共有六大類,依次為《史記》文獻研究(5篇)、《史記》文本研究(7篇)、《史記》人物研究(7篇)、《史記》思想文化研究(14篇)、《史記》影響研究(8篇)以及《史記》相關研究(7篇)。論文觀點新穎,材料詳實,論證有力,具有較大的學術價值。